1)第九百零七章 焦炭(二)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锅毫无疑问是重器。

  在没有办法用铸造法生产铁锅的时候,要造一个铁锅,得靠匠人一锤一锤锻打出来,费时费力,进而导致成本高昂。

  铁锅要是成本高昂,就推广不了。

  现在有了焦炭,造锅的人力成本跟造锄头的成本差不多,工价已低到可以大规模推广的程度。

  相比于陶土炊具,铁锅好处可太多了,第一,铁锅轻薄,且容量大,一个中型铁锅的容量,等于一个大瓮了,而要知。大型的陶土器具并不好生产,越大的陶器烧制时越容易烧坏,一个大瓮的生产成本,并不低。

  第二,铁锅加热极快,因而省柴。用铁锅做饭,比之陶土炊具,能省三分之二的柴。要知,于古代,柴可是珍贵物资,寻常百姓很多时候连御寒的柴草都没有。铁锅因为要用到铁,成本肯定比陶土高昂的多,可铁锅贵只贵一时,省柴却是长久。换算下来,估计铁锅使用到一年两年的时候,省下的柴已抹平购买成本了。也就是说,长久来看,买铁锅比用陶土器具更为划算。

  其三,还是加热,铁可以升到极高温度,因而可以煎炸烹煮,可以有极其丰富的烹饪方式,而陶土器具,温度极低,烹饪方式不过炖煮和炕三种而已。从实用性,铁锅又胜。

  铁锅第四点优势,在于轻便。一个大陶瓮二十斤,一个铁锅不过几斤,这在行军之时,就是十几斤的负重差距。省了负重,可以带更多的粮食,后勤能力将得以增强。

  铁锅优势第四,在于体积。能一次煮一百人份食物的大瓮,没有。而一口一次可煮百人饭的铁锅,随意可造。

  行军之时,设一伙夫营,带上那么几只大铁锅,每扎营,士卒们自己煮粥,伙夫营则负责用大锅炒菜,这样,能在行军之时吃上美味可口的热菜,士气得增强多少。

  铁锅当真堪称神器,李孟羲很确定,铁锅这东西将成为一件极好的商品。

  如果说,纸张销路有限只能卖给读书人,灌钢兵器和烈酒只能当高档品卖,药品生产不足,自己都不够用,而白麻细布因制约于织机规模,生产还未开展,还有养的珍珠,珍珠得到几年后才能收获,如果说这些所有的拳头商品全都没办法大规模倾销的话,那么,铁锅就是唯一可倾销天下的东西。

  焦炭的使用,是铁锅的生产成本低到令人发指,成本足够低廉,稍微提一点价就能有利润,铁锅又足够好用,再加上低廉的价格,再加上巨鹿对技术的垄断,估计铁锅一出,直接将朝廷的盐铁赋税打断一半。

  铁锅的制作规模不是问题,在铁料和焦炭充足的情况下,一日铸造上万口锅绝不是问题。铁料一项,铁不难得到,独煤炭不易获得,制约铁锅生产的,只有煤炭。

  凑着第一只生产出的大锅,李孟羲令人取来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