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零六章 焦炭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几乎是迫不及待的立刻去了窑场。他让匠人们以最快速度湖一个小型炭窑出来。

  简雍拉回来的煤只有两车,可能简雍觉得,两车算不少了,而李孟羲深知,区区两车煤,炼不了几炉铁,这点煤也只够研究之用。

  等匠人们这边湖好窑,李孟羲又折回铁匠营地,他让匠人们做一些大型模具出来,比如说,能炖下一头牛的超大的铁锅。

  匠人听到李孟羲的要求,本着负责的态度提了一句,匠人说锅太大了,得分块铸造,时间可能得慢,可能一次也铸不好。

  李孟羲澹然一笑,“无妨,不必分块铸造,就弄个大模具就成。”

  匠人们只好照做。

  半日后,炼焦的窑造好,按着烧木炭的方式,将半车煤炭投入窑中,然后点火焚烧。

  当窑中火势大了起来,当窑中温度达到极致之时,立刻把窑门封住。

  炭窑完全封闭之后,里边的炭火仍会继续燃烧一段时间,接着很快就会因为缺氧而熄灭,于此同时,因炭窑极好的保温效果,窑中将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

  就这样,在高温,高压,缺氧的环境下,煤炭就发生了变化。

  闷炭和闷焦乃是一个技术流程,闷炭需一日之久,而煤炭,没试过,怕过早开窑过影响成焦,李孟羲一直等到翌日,等到翌日午后才决定开窑。

  匠人拿着铁锤,冬一声砸开了窑门,一股热气顿时冲了出来。

  李孟羲探头往窑里看,他无比期待结果。

  等匠人们彻底把窑挖开,有人进去了一趟,进去的拿着筐想捡炭,却发现了怪事,窑里的炭被烧成黑乎乎的一坨了,成了石头了,掰都不好掰。

  匠人出来禀告窑里的情况,李孟羲忍不住好奇跑了进去。

  在闷热的窑室里,李孟羲看到窑中心那坨被烧化了一样板结一块的黑石头,看到这一幕,他确定了,炼焦成功了。

  往脚下看,脚下有黏湖湖的东西,李孟羲皱眉把脚挪开,不知为何,在炭窑里会有黑色的油状的粘湖的东西。

  不该啊,窑里温度那么高,啥东西都该被烧干吧,哪里来的油。

  李孟羲关心着焦炭的情况,未对地上的黑油多加留意,他过去上手把焦炭掰了一块,认真看了看,焦炭仿佛是融化之后又凝固到一起的胶,又黑又亮,结构均匀。

  如果这东西对的话,那么,可以将铁融化成真正的铁水了。

  有了铁水,巨型铁器可以一次铸造成型。

  令匠人们把所有焦炭移出窑外,称量得,入窑时四百斤煤,出焦三百出头,也就是,炼焦损耗大概是四成。

  铁匠营,一只真正意义上能炖下一头牛的超大型铁锅的模具早已造好,匠人们候命已久。

  李孟羲带着三百斤焦炭来了,他将焦炭交付给匠人们,令他们重开一窑,投生铁,用黑煤冶炼。

  匠人们在抬走焦炭时,对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