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八十九章 纸币防伪技术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下去,李孟羲一下就瞅见,本来的黄色栀子水,变灰了。

  (……卧槽?)李孟羲诧异。

  他敏锐感觉到,栀子的色素不是碱性,因为如果栀子色素是碱,他不会跟碱发生反应的。

  既然栀子色素不融于碱,那大概就融于酸。

  李孟羲从新舀了一点色素,再倒上一点白醋。

  结果,栀子水竟然又变色了,这回,黄色的栀子水变成了青颜色。

  (卧槽?)李孟羲心里又一个卧槽。

  接连跟酸碱反应,那说明,栀子色素不是酸,也不是碱,排除其二。

  后,李孟羲试了水,试了酒精,试了油脂,试了盐水,这三种物质加进去,栀子色素不见变色。

  考虑到,匠人们提取色素的时候就是拿水泡的,所以,水就不必试了。

  取栀子水三碗,装入小盘,使热气吹拂小盘,使水汽快速蒸发,一段时间后,盘子里剩下大量干涸凝固的粉末。

  捻起一点看了看,李孟羲发现粉末颗粒很粗糙,似乎研磨的很不充分。

  将脱水后的栀子染料倒进烈酒,搅拌一段时间,用细绢过滤掉杂物,多次过滤之后,将烈酒和栀子色素的混合物再次蒸发萃取。

  最后,得到了一点很不错的纯净黄色粉末。

  黄色色素精粹完成。

  后边,李孟羲照一样的方法又先后测试了几种红色和蓝色色素,结果他诧异的发现,不管哪种色素,只要加了碱或者酸,必然变色。他明悟到,色素原来不利遇酸碱。

  测试过程中第二个发现是,各种色素在烈酒中的溶解度都非常好,色素的高级萃取原料也就有了,用烈酒萃取效率比用清水快。

  可,再考虑到清水的高昂成本,性价比最高的,还是水。

  在红色染料中,红色最正的,是茜草,颗粒最粗的,是朱砂。前边,栀子有药用和染色价值,且栀子是多年生植物,种植方便,所以决定种栀子,可茜草没太大药用价值,种着又麻烦,种茜草似乎不是很好的选择。

  朱砂是矿物,是矿物就意味着容易大宗买到。

  在红色染料这里,李孟羲准备是先种些茜草试试看,如果效果好就种茜草,如果效果不好,就买朱砂得了。

  三原色所剩最后一色,蓝色,在匠人们收集到的几种蓝色当中,李孟羲发现所有的几种蓝色颜色都不太正,没找到合适的。如果只是为了染布,用什么颜色都无所谓,可印刷纸币事关重大,印刷纸币又消耗不了太多染料,一块染料能印几千张纸币绰绰有余,所以,该是收集一些顶级染料以专用于印刷纸币。

  可惜简雍已经去洛阳了,不然还可以交代简雍在洛阳顺便买一些颜料回来。

  对色素的提纯差不多结束了。

  把匠人们粗提取的色素经过精粹,得到了红黄蓝三种纯净的颜色粉末。

  材料有了,李孟羲开始正式配色。

  配色过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