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七章 撒手锏,【秦琼抽锏式】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善骑战,应当知晓,副兵不管携于腰际还是置于鞍侧,取之略有不便。

  而鞭锏沉重,若悬腰间,拖累矣。”

  “再问二位,飞兵掷敌,当用何手法?”李孟羲问向关张二人。

  关羽皱眉沉思了一下,拿手比划了一下,道,“若是以步字飞戟掷人,低手取戟,抬手,后仰蓄力,再勐力甩掷而出。”

  看向张飞,张飞也道,“俺也如此。”

  李孟羲点了点头,“便是如此。要发戟,还要低手取戟,还要举戟,还要后仰蓄力,而后放能掷出,举止繁复,拖延缓慢。”

  “关键,便是此处。如前所说,鞭锏沉重,腰携拖累。可若不腰携,能放何处?”看了看思索状的关羽,又看了看张飞,李孟羲自揭晓了答桉,“不如放在,肩后,以背负之法携之。如此,便无有腰携之拖累。”

  “肩负之法另有妙用,两位方才说,若用飞戟,取戟时要低手拿戟,而后仰手举高。

  若鞭锏背于锏后,两位再想想,此时,取鞭锏飞敌,当是如何动作?”

  关羽若有所思的,不由抬手将手伸向肩后体悟了一下,关羽恍然大悟,“是了!”关羽眼睛一下大睁,“鞭锏负肩,飞掷杀敌之时,手一抬,恰好手高,取锏抬手后仰一气呵成。

  如此,既省了低手拿取一步,手碰锏刹那,便恰是利掷拔锏甩掷之势,一点未有耽误!”

  关羽已经了然,背负飞锏术的优势何在。

  简单来说,无论何种飞掷兵器,只要想有杀伤力,必须把兵器举起手向后仰,然后甩开手臂用力飞出去。

  而如刀剑,刀剑轻盈,飞出去力道不够,也飞不远。

  且刀剑过长,在腰里还好,要是背到肩后,那要是想拔剑,就别扭了。

  腰间的飞戟,要想取出投掷伤人,第一步,得低手拿戟,戟在手中之后方能进行投掷动作。

  而鞭锏背在肩后,就不需要多余的一步低手拿戟了,直接拿锏的动作和蓄力的动作同时完成,省了许多时间。

  锏在肩后,拿锏该怎么拿?

  得手抬起抬高,伸到肩后。

  而投掷短兵伤低又是怎样动作?得手抬起抬高,手向后伸,蓄力。

  背锏式,取锏和投锏的动作重合了,一模一样,因而,在手动的刹那,便为投掷蓄力之时,手碰到锏之时,也就是锏击发之时,拿取蓄力,一气呵成,故此,飞锏乃极迅疾动作最少的飞掷伤人手段。

  边上,张飞也明白了,张飞摸着下巴,眼睛大睁着,若有所思,“若如此,飞戟背于肩后,岂不也可迅疾上几分?”

  李孟羲摇头笑道,“飞戟再快,快不过撒手锏。”

  “……为何?”张飞疑惑。

  李孟羲笑着解释道,“将军怕是忘了,锏戟不同,二者差别大矣。锏上下一根,无枝无杈,而手戟呢?手戟头枝柄细,要是倒着背肩上,怎么放?

  若是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