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七十七章 撒手锏,【秦琼抽锏式】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绳绑着,用时还得解绳,又怎称的上迅疾。

  而若装于囊中,戟枝藏于囊中,抽之而出,岂能不勾挂碰撞?亦拖慢矣。”

  “而若反过来,戟刃在上,柄在囊中,正放。呵呵,”李孟羲呵呵笑了一下,“若是如此,临急取戟,拿手一摸,抓到戟刃上去了,岂不满手是血?”

  张飞恍然大悟。

  综合种种,也就不难分析出,为何历史上出现了撒手锏,而不是撒手戟撒手剑之类的,剑器一是轻,飞不远,二是剑纵是丢出去甩到人身上,敌方要是披甲,飞剑破不了甲,不痛不痒。

  而飞戟,有支叉,取用不便。

  唯独鞭锏,丢出去就是一坨铁,对方纵是穿甲,挨上一下不死也得吐血,杀伤力高极了。

  再者,锏结构顺畅,一根棍,抓着柄不用调整,直接就能顺手甩出去。

  出手速度能跟飞锏比的,也就标枪,可标枪,破甲能力又跟锏没得比。

  因此,论斩杀身着好甲的将领单位的能力,又快又狠的飞锏乃当之无愧的第一。

  隋唐演义中,为何有撒手锏,却没有撒手鞭,虽说是演义,可演义也有基于历史真实的原型,并不是无根之源。

  有撒手锏无撒手鞭,其原因可能在于这两者的区别之上,鞭与锏虽说很接近,可仍有细微区别,鞭最典型的样式,竹节鞭,一根细长竹棍模样,而锏最寻常样式,四棱钢鞭,跟凳子腿一样的粗。

  也就是,鞭锏二器,一般,鞭稍长,而锏短了一截。

  长短反应在实战之中,尤其是背负式,较长的鞭不好从背后抽出来,抽的慢;而短的锏,抽锏动作丝毫没有迟滞,顺畅的很。

  也就因此,古战场上有撒手锏的演义而无有撒手鞭,一丝差距,便是高下。

  背后斜背一个单锏,待时而发,此招的名称是,【秦琼抽锏式】。

  ——

  好武的张飞并同样好武的关羽,骤得了搏杀绝技,两人如何呆的住,立刻起身要去一试。

  鞭没有,锏也没有,只能仓促赶制。

  李孟羲让匠人们随便做一把粗短带柄的棍子,棍子手臂长既可。

  同时,李孟羲又去了妇孺营,跟妇孺们商量着该如何做一个背后背负兵器的背囊。

  背囊没讨论出个究竟,张飞把箭筒带来了,锏放箭筒里不也成?

  半个时辰后,铁匠们把一根带柄铁棍打了出来。

  而后,关羽骑马载着李孟羲,张飞也骑着马奔驰出城。

  在其后,十几个带着草靶的骑兵跟着。

  城外寻得了一块撂天空地,靶子随意插了两行插好之后,张飞提着丈八蛇矛骑着马背着铁鞭后撤到六十步外,然后一声大吼双腿狠夹马腹驱马前奔。

  张飞座下黑马雄壮,蹄声踏飒如雷,奔跑起来快如一道黑影。

  眨眼间,张飞冲到两排耙子之间,手中蛇矛斜出一送,捅了一个靶子对穿顺势把靶子高高挑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