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九十四章 练兵之难,难在后勤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新兵队,必然会有问题。

  每遇到安静的新兵队时,李孟羲和刘备就过去,看到底教官在做什么,为什么没声儿了。

  一般这时候,都是教官的问题。教官水平欠缺,虽然是经过了一轮训练,但却不知把训练学到的去交给别人。

  每到这时,都得耽误李孟羲和刘备好多时间,他们得过去一点一点的指点该如何从头教起。

  再往前里把地,沿途还碰见练的比较的人。

  练的好的部分人,把队列拉好了,把立正动作也教好了。

  刘备和李孟羲到时,新兵教官在吼人。

  “动!再他娘的动!”教官拿着火把,走到一人面前就是两脖梗子。

  那人委屈,“俺站着木动。”

  “木动?你抓头干啥?”

  “痒。”

  “痒?他娘的!”新兵教官气骂。

  “我说下!不让动,不是说你站着不动摊儿就是没动,得站的跟石头一样!连一根手指头都不准动!”

  听这教官训话的内容,跟李孟羲曾经解释何为立正何为军姿之时,说的话一模一样。

  义军营寨沿路排了几里地,从尾巴看到头,画了就有快半个时辰。

  再拐回来,又是半个时辰。

  巡查一个来回,练兵就该结束了。

  传令骑兵奔走出去,呼喊各队停止练兵,各自休息。

  李孟羲和刘备站在路边,两人看着练兵从热闹到寂静。

  刘备笑道,“羲儿,再有几晚这样,咱可就没柴了。”

  柴还真是麻烦。

  此一番练兵,就练了一个多时辰,给一千多个新兵队,每队就发了两根木头,这一下,就用去了两千多根硬木头。

  练兵规模大了,木头消耗不起了。

  木头要是用完了,做饭都没柴做饭了。

  李孟羲意识到,要想趁夜练兵,得解决光源问题。

  不仅是现在,就算以后物资充足的时候,用木头做照亮工具,也用不起。

  至于好用的照明工具,有个探照灯就好了,探照灯往高处那么一架,一盏灯,足以把整个操场照亮,一盏灯可供三两千人照明不在话下。

  光源的问题,李孟羲认真记下了。

  还有今晚练兵倒是弄明白了一件事,如果照明问题不好解决的话,以最低消耗,一队两根木头,凭借这两根木头带来的光亮,正好是够立正与军姿训练。

  于新兵来说,站军姿,站半个时辰一动不动,恰好是最锻炼纪律性的训练。

  虽然现在条件有限,但将练兵持续下去,勉强足够。

  夜里就只练军姿,只练纪律。

  早晨的半个时辰,则就可以练集合解散,半数,对正,立正踏步等夜里不好练的东西。为提高时间利用率,早晨则就不必去练立正站立了。

  如此,晨晚的时间都被高效的利用起来,这第三批数万人的练兵,竟不比前两批进度慢上多少。

  这大概就是统筹。

  前两批练兵,训练场开阔,一圈都是火把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