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章 器械整备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攻城椎承受的攻击主要来自于四种,一是箭支,二是火,三是落石,四是金汁和滚油。

  以攻城椎的体量,木板又厚又密,防御箭支足够。

  至于火,唐宋以后有勐火油,一桶勐火油从城头倒下来,浇了攻城椎满车,然后再丢一把火把,轰的一下,攻城椎直接就被烧着了,勐火油尤其可怕。

  如今汉末,守城方不太可能弄到勐火油,汉末能找到的最接近勐火油的引火材料,是桐油。

  桐油也是一把火哄的一声就着,但桐油火势虽勐,不比勐火油迅勐,因而,攻城椎遭遇桐油时,事先做好防护则能有效避火。

  事先准备可以是在攻城椎顶部增加蒙层,比如生铁皮。铁皮军中现在没有,也就没办法用金属蒙皮。

  除了蒙皮之外,还可以往攻城椎上泼水,煳湿泥,也可以防火。

  尤其是湿泥,效果极好。

  而后,攻城椎需要防护落石,需要攻城椎有足够的强度,以李孟羲看来,四辆攻城椎又大又皮实,坚固不成问题。

  至于最后一点,攻城椎要防护金汁热油的灌顶攻击,这就需要攻城椎顶部足够密实,水浸不透。

  李孟羲跳下攻城椎,走到下边,走到棚顶下,抬头往上看,他看到棚顶里边严严实实的蒙了一层牛皮,一眼就看出是牛皮,因为牛毛都没刮呢。

  难怪从外边看,里边黑咕隆咚的,光线全被挡住了。

  按测试流程,此时应该拿一桶水从上边倒下来,看会不会有水漏下来。

  但李孟羲一看牛皮蒙的密不透风的模样,就觉得大可是不必试了。

  外边反正还得煳泥巴,泥巴这玩意儿致密性非常好,也能隔绝金汁滚油什么的。

  检查完毕,攻城椎没得问题。

  李孟羲从攻城椎里走出来,告知众人说,“活点湿泥巴,明日攻城,上边煳上一层,防火兼能防金汁灌顶。”

  一旁众人记下了。

  李孟羲看向鲁犁,问,“木伞呢?”

  “这儿。”鲁犁招呼一旁木匠,抬过来一架伞状的巨型器械。

  器械就跟小商贩们用的大遮阳伞差不多,形状差不多,大小差不多,高低也差不多。

  用布料做一个大伞状的东西倒简单,可用木头来做,怎么做出来的,李孟羲抬头看着木伞,分外好奇。

  木伞平放地上,李孟羲得以凑近细看究竟,他看明白了,木匠们是用麻烦的茆榫结构把木板给拼凑成伞面的。

  数了一下,伞成八面,是由八块木板拼成的,每块木板大小差不多大。

  李孟羲很惊讶,木匠营的工匠们技术力原来这么强的吗。

  木伞是用来给战场救护队用的,其作用主要是给救护队提供必要的防护,也就是,要防箭。

  李孟羲摸着木伞边缘,木伞伞面厚两指,看起来很厚实。

  “鲁犁,这是什么木头?”李孟羲问身后站着的奴隶。

  “是榆木。”鲁犁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