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九章 攻城椎穹顶结构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后回中军大帐,伏桉忙碌,他记下【木马战法】所有,然后,收起布匹笔墨,又出帐去看攻城器械去了。

  攻城梯五十架,全部量了一遍,长度全够。

  除长度以外,还有另一个要测试的地方,要测坚固度。

  军中的木材,少有一根长八丈的,因此,攻城梯的主轴都是用木头隼接起来的。

  隼接的强度应该还可以,李孟羲重新回来的时候,刘备关羽张飞还有一些其的人在测试攻城梯的坚固与否。

  测试方法是,模拟攻城之时可能的情况,攻城梯受到最多的碰撞,大概是被推倒,然后砸在地上。

  于是,测试方法就很简单,先把攻城梯竖起来,然后勐地向一边推倒。

  啪的一声,攻城梯狠狠地砸在地上,如是数次,正摔侧摔,没摔坏就是合格的。

  五十架攻城梯,平均每架都摔了四五次,测试完成,一架没有坏。

  李孟羲认为还好,关羽也是觉得还行,刘备也是如此,他们几人都认为攻城梯做好,五十架一架没摔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实则,如此合格率,已相当了不得了。

  要做到五十架一架不坏,需要木匠们首先得知道攻城梯哪里得结实,哪里得绑紧。

  如果只是第一次做攻城梯,那么方才五十架梯子摔下去,肯定摔散架的不少。因为木匠们没做过攻城梯,根本想不到攻城梯还得往下摔的。

  正因为做过一次攻城梯了,很早那时,文安县攻城之战,木匠们做过一次攻城梯,当时攻城战规模虽不太大,不管如何,木匠们那次完整的经历了一次攻城器械从制作到检测一整个环节的内容。

  文安县攻城前夜,那时木匠们把攻城梯做好之后,测试时也是直接把梯子推倒往地上砸,当时直接摔坏的不少。

  然后木匠们有了失败之后,这才懂得攻城梯有强度需要,木匠们也开始懂得如何加固梯子,不让摔散架,不让梯阶摔掉。

  正因有前一次经验,这次再打造器械,匠人们因此才能一次做出摔不坏的梯子。

  有经验,能做出摔不坏的梯子,这是其一,能五十架梯子全都合格,则需要有一支水平不错的工匠队伍,其平均水平远足以制作攻城梯这样的简单器械,而且,工匠们不能消极怠工之类的,而是干活认真。

  这就是关键。

  木匠营别的不说,积极性绝对不成问题,激赏之法一直在发挥用处。

  攻城梯五十架,全部测试完毕。

  另一种重要的攻城器械是攻城椎,李孟羲去看攻城椎,有四辆攻城椎,四辆攻城椎看着都非常大,跟一个低矮的长形屋子一样。

  反正以李孟羲的身高,他还没有攻城椎的车轮高呢。

  李孟羲见到攻城椎第一眼,就立刻觉得,这攻城椎会不会太宽了一点,会不会比城门还宽,以至于卡着进不去?

  一想,这个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