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四章 扎营四要(二)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中的帐篷,大小形制都不一。

  有的帐篷边沿长,可有的帐篷,简陋的就跟个大伞盖一样,支起来只能起到个挡雨水的作用,边沿是不可能拉下来埋出土中了。

  在帐篷一圈,挖上浅沟,然后帐篷埋里压上土,这个防雨原理不难,刘备关羽二人一想就通。

  此法有用,就是如李孟羲所说的一样,得重新做帐篷,统一帐篷规格,每顶帐篷,都在边沿留出足够的冗余。

  方法好归好,但是目前没办法解决。

  别说做新帐篷了,旧帐篷都还不够。

  “至于这第四点,在床铺。”李孟羲继续说道。

  “若扎营高地,挖好了排水沟,营帐也埋在了土里来隔绝雨水,若是,此时还能有雨水进帐,可垫高床铺。

  床铺若高个一尺,雨再大,水能深一尺?不能。

  故,只要床能垫高一尺,纵大雨瓢泼,我军将士,可于帐中,安然入睡。”

  刘备关羽二人听的投入,微微点头。

  这时,李孟羲话题又一转。

  “垫高床铺一尺,说来简单,可难就在此处。”

  “垫高一尺,如何垫?”

  “挖土?不成。先不说,挖土得费多少功夫。

  再一个,土不经水泡,雨水稍稍一泡,垒起的高台,须臾土崩瓦解。”

  刘备关羽眉头深皱。

  “我本想的是这样。在铺盖上想办法。

  被子有两个,一个铺,一个盖,盖的那个,得柔和,铺的那个,只要平就行。”

  “可在铺被上,缝一些方的小木板,木板大小,与叠被子时,被块儿一样大小。

  如此,铺被一样还能叠,又硬能支物。”

  李孟羲说的这个方法,刘备关羽二人诧异,想了好一会儿,才想明白李孟羲说的什么。

  就是,简单来说,把铺的那张被子的背面,缝一个门板。

  这样,被子就可以担起来就成床了。

  可如此一来,被子缝上门板,就没法叠了,也难以携带。

  两全的方法是,被子上依然缝薄木板,但木板改成小小的,一块一块的,恰与被褶合。

  然后,不影响被子折叠,被子也跟床板一样,能支愣起来。

  “铺盖硬能支起之后,大雨时,寻六块砖来,床头两块,左右一边一块。

  床中两块,一边一块。

  床尾也两块,一边一块。”

  “而后,也不需再去找支床棍棒,就用枪杆,枪杆往砖上一放。

  六块砖,能支三杆枪,起三条横楞。

  而后,铺被就放在枪杆上,因铺被一面有薄木板,故能担在枪上,稳固如床。”

  “如此,砖高半尺,床就离地半尺,雨水入帐,不能湿床。”

  “枪杆浑圆,潦草放于砖上,铺上之人,稍一动弹,怕是枪杆就要挪动掉落。

  有一法可解,在砖上,磨一凹槽,然后,枪杆卡其上,稳固无比,任凭翻身,稳而不移。”

  说完,李孟羲看了看刘备,又看了看关羽,问,“两位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