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七章 工欲善其事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二日这天,这一天李孟羲关于行军,关于战争最大的一点感悟就是,在古代的后勤背景下,需要随军带一些木匠的,以便随时维修坏掉的车辆。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孟羲不停的问关羽,问刘备,问说咋个不带木匠呢,咋能不想着带木匠呢。

  关羽被问的脸上挂不住了,他咳了一声。

  “出军在外,车马皆齐,然木工未带,此谋事不备,某之失也!”关羽无奈的承认了自己的失误。

  毕竟,这就是他的失误啊。

  粮草车马这些事务,李孟羲都没管过,也没插手,怎么也不该是李孟羲的问题。

  “那咱们看看后边遇到了有村落,就招点木匠?这走这么远了,再拐回去,也来不及了。”李孟羲作为义军的一员,尤其是作为军师,认真的想着办法。

  听了李孟羲的建议,关羽沉声,眉头一挑,“不必去找,我军中就能寻到木匠。”

  “啊?”李孟羲惊讶了,一时摸不着头脑。

  这什么叫军中就能找到木匠。

  原来,是这样的。

  李孟羲毕竟不是汉代人,他对此时的社会状态根本不了解。

  在李孟羲想来,发现缺木匠,就看遇到什么城镇之类的地方就可以招募木匠。

  而实际上是,当关羽也发现忘带木匠,此时缺木匠,关羽立刻就想到在乡勇们中找。

  为什么是这样?

  因为木匠这个行当,属于很普遍的手艺,义军千余人,在这么大的人数基数下,肯定能找出来几个会木工活儿的乡勇。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这是常识,木匠不说遍地是,但至少不少见。

  因为常识不足,对汉末社会环境不了解的缘故,因此,涉及到细节之时,李孟羲就显得有些生疏和笨拙。

  他能想到去招木匠,却不能想到,乡勇们其实就可能有很多木匠。

  李孟羲一听军中就有匠人,他坐不住了,立刻就爬起来去找。

  看李孟羲风风火火的样子,刘备关羽都笑了。

  刘备和关羽说,到底是个孩子,劲头足。

  李孟羲去找木匠了,乡勇们那么多,李孟羲相熟的却不多。

  也就只有那两什人比较熟。

  一什,是车夫老铁所在的那一什,因为老铁的关系,李孟羲跟着过去蹭了两顿饭,因此和这一什的人熟了。老铁这一什的什长也就是狗子,因为被李孟羲点明了前途,在训练时分外卖力的那个。

  而另一什,同样也是因为和某人相熟,李孟羲才和他们熟悉的。

  另一什就是猴儿那一什。

  要找人,李孟羲自然要先从熟悉的地方开始找。

  第一站,狗子一什。

  夜里,乡勇们十人一什,十人一堆火,各自谈的火热。

  在没开始教乡勇们学字之前,晚上乡勇们谈天说地的各种吹牛,但从几日前,开始让乡勇们学数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