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章 拉拢杨慎矜_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桌案上的香炉轻烟袅袅。

  杨慎矜为李倓准备了汤和茶,这是唐人招待客饶标配。

  而且茶在唐代还是稀有之物,即便到了宋代,茶也还是上位者的专项,要到北宋末年,一些有钱人才能买茶。

  至于北方的辽金,茶叶对他们来,那是奢侈品,许多贵族都吃不到。

  茶叶真正普及,还得到明代。

  李倓是吃不习惯这种汤和茶的。

  “大王洛阳货币的问题吗?”杨慎矜的语气立刻就变了。

  “是的,洛阳货币。”

  杨慎矜道:“钱重物轻。”

  这本是朝廷政务,作为大臣是不能和一个皇族子弟谈论的,但杨慎矜了,显然是提前有人已经跟他打过招呼。

  “何为钱重物轻?”李倓问道。

  他很想,杨慎矜啊,你就别卖关子了,直白一点。

  杨慎矜道:“货币不足,物价很低。”

  “有多不足?”

  杨慎矜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倓一眼,他想点什么,但又没有,短暂的沉默后,只道:“自当今圣惹基以来,朝廷年铸造货币数量最高只有33万贯,朝廷需要货币总额数万兆,洛阳尚且缺货币,更别汴州和扬州那种商贸发达之地。”

  听杨慎矜了这个句,李倓顿时也深以为然。

  后世研究唐史的史学家一直认为大唐有严重的钱荒,主要铸造钱的数量,跟不上商品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到了北宋依然缺钱。

  宋神宗年间,一年铸造铜钱300万贯,此后北宋年铸造铜钱数额都在200万贯到300万贯。

  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满足商品交易。

  所以后来成都一带才出现了纸币交子。

  大唐更不必,年造钱巅峰才33万贯,恐怕流到民间,对商业交易连塞牙缝都嫌细。

  这就是典型的通缩。

  通缩的局面就是物价低,例如宝年间一斗米才13文钱。

  这是好事吗?

  对于有钱人来当然是好事,可对于农民来就不是好事了。

  农民根本无法换到货币,农民没有货币,就无法享受商业带来的舒适。

  这样大部分人只能拿着实物,想要交易的时候,也只能以实物交易。

  缺乏交易统一标准的社会,吃亏的永远是弱势群体。

  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货币就能阐述清楚的。

  “朝廷对此有何策略呢?”

  杨慎矜干笑了两声,问道:“大王对这个问题似乎很感兴趣?”

  “牵涉到澄心堂的买卖,不得不问。”

  “张相公还在的时候,提出的《敕议放私铸钱》,一直没有被圣人采纳,实际上不采纳,民间也有许多私铸钱币的,我奉劝大王不要过于关心此事,不仅张九龄没解决这个问题,当年的宋璟也因为这个问题被罢了相。”

  这些李倓当然知道。

  李倓道:“若是如此,王侍御史之前在圣人那里的百姓愿意出钱帮朝廷运输调,岂不是……”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