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复仇文化_东京警察非正常升职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杉信听他们说完,没有说什么要放下仇恨,该原谅他的鬼话。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如果这种事要是发生在上杉信身上,上杉信绝不会像他们这么做。

  毕竟,这也太便宜那家伙了。

  上杉信会在干掉他前,先把他的骨头一块块敲碎,把他的肉一片片割下来,让血一滴滴全部流干,要让他死的痛不欲生。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配讲法律的,有些人渣就是该死,该死的无比痛苦!!

  上杉信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对森田高博道:“以警察的身份,我无法放过你们。但作为一个聆听者,我可以给你们提一个意见,在法院审理的时候,你们可以重点突出水间俊文犯下的恶,表现出自己这是为亲复仇的义举。”

  复仇意识就像孝亲、爱美和宗教意识一般,为人类最古老的意识之一。

  仇讨是武士道文化中的一部分,日本的幕府时期甚至是支持仇讨的。

  如若励志复仇,须到幕府有司备案,一旦获得认可,本来属于私仇变成了公事,成了应尽的义务,此仇非报不可。如果复仇成功,还会受到表彰。

  日本历史有所谓的三大仇讨事件,及1191年平安、镰仓之际的“曾我兄弟”,1634年的“伊贺健屋”和1703年的“赤穗浪士”这三大复仇事件。

  其中的“赤穗浪士”是日本史上最受注目,最具影响和意义的复仇事件。

  当时的赤水藩主浅野因为拒绝向负责教授礼仪的导师上野行贿,被上野百般刁难,浅野不忍发生口角,并在幕府官邸持刀砍伤上野。

  事后,幕府将军不问缘由,责令浅野切腹自己,赤穗藩就此解散。

  浅野死后两年,赤穗藩家老带领46名武士潜入吉良的上野府邸,手刃上野成功复仇,以上野头颅祭奠主君后,随即向幕府当局自首。

  这次参与复仇的47名武士,虽在事后被幕府判处切腹,但此次仇讨被民众视为义举,后世更是对此极其推崇,这很好的反映出日本人的复仇意识及其特点。

  对复仇者的推崇和同情,即使在现代社会,依旧深藏于民众的内心之中。

  所以只要利用好这一点,在庭审中突出水间俊文的恶,再表现出他们为亲复仇的义理,绝对会博得陪审团的同情,而极大地减轻刑罚。

  上杉信继续道:“按照我说的这样可以博取陪审团同情心,至于罪名,让律师以故意的过失来辩护。”

  “什么是故意的过失?”森田高博表示不知道。

  上杉信解释道:“故意的过失就是虽然可以预测但某种行为,也许会导致某人受害,却不采取必要措施,并且故意进行那种行为的犯罪心态,当事人可能会死,也可能不会死,这不是百分百几率的事情。所以,以此罪名辩护,会比故意谋杀最轻很多,再加上以复仇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