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六十九章 点钢枪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中开始打造兵器了,李孟羲从乡间收拢了不少劣铁,凑到了铁料之后,凑一窑用焦炭把生铁炼制成铁水,然后浇铸进模具里浇铸成枪头。

  因为焦炭这个利器,枪头的生产效率极高,一窑下来,浇铸出枪头一万三千有余。

  等铁件凉了,李孟羲把成品抽捡了一些检查。

  生铁所铸造的枪头不管如何,模样足够规整。

  本着容易生产容易制作考量,枪头是套筒结构,这种枪头找根棍直接就能装上,比扦插式枪茎方便多了。

  已知,铸造品结构疏松,不够坚固,又一支,枪头和刀剑相比,枪头短小,对韧性要求不高,枪的攻击方式主要是刺,刺击更多的是靠硬度,而又因,生铁熔点低,所以铸造时,多用生铁,而生铁含炭量高,恰好硬度强韧性弱。铸铁与枪头的性能需要暗合,所以,铸造兵器的技术,能且只能用在枪头上,而没有铸造刀剑一回事。

  铸铁枪头勉强可用,但只是勉强。

  李孟羲拿着几根枪头互相铛铛的敲了敲,他没能听出来什么。

  “鲁犁!”李孟羲朝旁边人问,“拿个锤子给我。”

  匠营副官鲁犁赶紧拿着锤子来了,李孟羲接过锤子,把枪头用力的铛铛砸了几下,枪头成功被砸碎了。

  如所见,枪头强度不太够。

  李孟羲摸了摸下巴寻思了一下,得想办法改一下。

  改进方法是,脱碳。

  铠甲技术中,有一种批量生产的劣质铁甲片,匠人们用生铁浇铸出厚厚的铁甲片,然后把铁甲片放火上烧一阵,等甲片外层的炭脱去,外层就变成了熟铁,熟铁软韧,而里层生铁坚硬,这就使得甲片硬韧兼备,强度得以增强。

  这种批量铸造甲片的问题是,因为大汉尚未大规模利用焦炭,因温度不够,铁水化的不开,流动性差,铁水流动性一差,就铸造不出纤薄的甲片,所以就只能铸造比较厚的甲片。问题就在这里,铸造甲片又厚又重,甲片结构疏松,哪怕外层脱了炭,使得变成外软里硬的结构,但是防御力提升仍极其有限。铸造甲不仅重,防御力还差,除了能大规模批量生产,除了生产效率极高这一点优势以外,其他没有任何优势。

  铸造甲的技术缺陷如此,同样的问题,在铸造兵器这里也存在,不过,兵器方面却有补救之法。

  李孟羲着人用木炭生起火,然后把枪头悬吊起来,使得枪头正好处于火焰的焰尖上加热。

  个中原理,是这样,如同蜡烛,把一根木棍插到蜡烛里,两秒后把木棍拿出来,会发现,蜡烛与外焰接触的部分变黑了,而与内焰接触的部分没有灼烧的痕迹。这是因为,外焰与氧气接触充分,燃烧剧烈,温度高。

  这个知识,是脱碳处理的核心原理,脱碳用的是木炭烧的火,要命的就是这个“木炭”,众所周知,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