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六十六章 中山国的战争泥潭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山国,这是刘备的封地所在,刘备被朝廷封为中山亭侯,之前刘备往中山祭祖,把名下封地田产房屋全分给了当地百姓。

  中山国很穷,堪称是穷困潦倒。

  不止中山国如此,有汉一朝是郡国并立,郡】是郡县制架构,是正规的行政架构,而国】是特例,是诸王的封地,可谓国中之国。

  诸侯王辖制的国】内堪称是完全自制,其不必向朝廷交纳高额赋税,其境内田地矿产完全归自己所有,按道理,理应比郡县制下的地方更为富饶才对,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凡诸侯国,其经济状态远比郡县制下的地方要差的多。

  这其中问题,不在于资源,诸侯国大抵属于比较富饶之处,且因其不必向朝廷缴纳过高赋税,诸侯国内里资源丰富,外在支出又少,其本有足够的富庶基础,而之所以诸侯国比郡县制下的地方要穷困,原因在于——内耗。

  分究两种不同的政治架构,郡县制下,有官府,有百姓,有豪强,有士族,在郡县制下,地方上多方利益相互制衡,制衡出了还算不错的社会生态。在郡县制下,官府想多收点粮食,豪强会不愿,士族会不愿,百姓也会不愿,等官府摆平了士卒,还有豪强与百姓,再摆平豪强,还剩百姓,只有把百姓也摆平之后,才能顺利加收粮食。

  在郡县制下,官府想杀一个人,乡间社会关系盘根错节,哪怕是一普通百姓,都可能跟本地豪强有些拐弯抹角的关系,这就使得,官府并不能完全生杀予夺。

  诸侯国】架构之下,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形态。

  诸侯国之中,王侯如若土皇帝一般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在诸侯国中,一切田地矿产,都是诸侯王的私产,一切国内百姓,诸侯王拥有对其随意处死的权利,而不受任何制衡的权利,必将化为洪水勐兽。

  因权利无有辖制,诸侯国中,诸侯王想杀人就杀人,想收多少税就收多少税,如此一来,国内经济民生,怎么可能好的了。

  大汉的诸侯国,跟后世明朝的那些侯王没本质差别,明朝王侯也是,凡大明王侯封地所在的地方,大明的王子王孙把地方百姓折腾的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到了大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把那些个王侯逮着有一个杀一个,嫌杀的不过瘾,甚至炖了吃了。

  有一句话叫做,“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句话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封建制下的郡县制并不好,可再怎么不好,郡县制有着基本的制衡,而诸侯国一点制衡没有,诸侯国大多田地富饶资源丰富,可在一个缺少制衡极不健康的政治形态下,哪怕有再多的资源,哪怕矿山盐矿都有,诸侯王权利无法无天,矿山和盐矿不仅给境内之民带来富足,反而会因矿山和盐矿的村外,百姓们会因挖矿煮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