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二十九章 黄河渡口,战法推演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月二十,李孟羲经多日行军终于到达了传说中的黄河渡口。

  站在黄河岸口,看着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河,入眼壮阔。

  张飞指着横跨两岸的渡桥对李孟羲说,这便是上回去洛阳走的那个渡桥,过了渡桥再走一段,就是洛阳北关了。

  李孟羲第一次见到渡桥,他无疑是好奇和充满新奇感的。

  在新奇和好奇的同时,李孟羲不由想起上回大家所讨论起的攻桥战术。攻桥战术,攻的就是这个渡桥。

  当时讨论得,渡桥这类地方跟城门洞有类似的地方,都是狭窄而漫长。

  不同的是,城门洞中只有短兵相接,而渡桥之上渡桥左右没有遮拦,完全暴露在箭雨之下。

  于渡桥上的攻守,于攻方,讲究水陆并进,渡桥太难打了,敌军只需在桥上一堵,那攻渡桥就跟打城门洞一样艰难。所以此时,用船只载着兵马到渡桥上游或下游登陆为避实就虚的最佳策略。

  于守方,敌军若水陆并进避实就虚,最佳策略是,以水军对阵水军,以战船阻拦战船。因为若不用战船,漫长的岸线的每一点都可能成为敌军的登陆点,陆地行军又远不及船只移动迅速,这就使得守方为防备敌军登陆得在漫长岸线上布下大量兵力才能谨防死守。可问题就在这里,陆地辽阔,就是有十万大军,沿着岸线一摆,兵力也必然分散的七零八落。所以说,守岸的最好方法是守水,守水则必须要有水军。

  从战略层面,夺渡口的策略不在夺渡桥本身,而在尽可能避开难攻的渡桥。

  若形势不利,不得不强攻渡桥,那攻渡桥的最佳策略是,因渡桥之上太过狭窄,兵力不利展开,因兵力展开不了,所以阵势之利就被削弱至最弱,所以个人战力便得以发挥到最强,既然是单兵战力发挥的场景,那攻桥最好是派精锐甲士,攻桥派精锐甲士,那守方最佳策略,肯定也是派甲士上桥守御。

  如此一来,双方都派甲士,那最佳作战兵器就是破甲武器,破甲武器最好用的是大斧重锤,又因为渡桥之上完全暴露在箭雨之中,遮挡箭雨就必须盾牌,拿了盾牌,就用不了大斧重锤了,所以就只能拿单手斧和单手锤。

  同时,因渡桥狭长,前方接敌只有少部分人,后方大量人力空闲,所以投掷武器在此时派上了用场,像是标枪,火罐,渔网,都是可在攻桥时发挥作用的武器。

  在攻桥这个场景,双方如果都是精锐,都是着重甲持盾的精锐甲士,那么标枪杀伤效果并不强,此时用火攻则有奇效。

  要火攻就得有火罐,火罐这东西又不能临时制作,军中必需得常备,可便于投掷使用的小型火罐平日有没有什么大作用,如果军中常备这么多没用的火罐,就拖累后勤,为解决火罐难题,所以就有了【仓鼠战法】,就有了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