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四章 张飞的【十面埋伏】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子的话迎来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张飞点了点头,他也觉得,要是军师同在就好了,不由得,张飞皱起眉头,他摸着下巴,开始思索起若是军师在此,会是如何应对。

  义军自出涿州,诸大小战事,众人曾一同亲临,每战之后,众人曾一同总结每战得失,张飞回想着曾身历的诸多战事,想着想着,张飞便想到了良策。

  (或可用,十面埋伏大阵……)张飞眼睛一亮,心中思索起来。

  十面埋伏,乃当日张角所传,由军师讲于众人,众人亦皆知其施用之法。

  张角用十面埋伏大阵,乃于巨鹿境内,插遍了黄天大旗,以此之法,羸弱无纪的黄巾化整为零,如群雀击鹰一般四出袭扰官军队伍。

  黄巾难挡官军锋锐,屡屡溃散,可及黄巾溃散之后,溃逃一阵,但遇插在荒野中的黄天大旗,便自行聚集,黄巾因此屡屡散而又聚,逾战逾坚,终以羸弱战力把官军董卓部精锐骑军杀的死伤殆尽。

  张角十面埋伏之法乃是如此,乃以旗号,替代整顿聚集之指挥号令。

  于后,涿州义军对峙皇甫嵩大军之时,义军一路把皇甫嵩“护送”出境,军师之十面埋伏之势,乃是,在皇甫嵩前路三十里地,以绳索沿路测量了每一步距离,探查了每一处地势,而后,于三十里前路插遍了涿州义军的旗帜。

  及皇甫嵩领军进发之时,义军数万兵力,分一千余队,这一千余队兵力没有了指挥,乃各自行动,千余支小队以滚捅式的前后相继的方式把皇甫嵩围的水泄不通,使得皇甫嵩急行慢赶,仍逃脱不了包围。

  此是,军师所用之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之法当中有一个重要精义,乃是,以非常之法达成人力所难以完成的庞大指挥量。

  张角在巨鹿全境插满了黄天大旗以作为溃兵聚集之所在,而李孟羲以旗帜标注了长达三十里漫长的每一处合围列阵之处,以使每一队士卒只要一个劲儿往前跑,只要挑一个没人的旗帜处站好列好阵势,那么就恰好,所立阵势恰成为铁桶合围的一环。

  张飞之十面埋伏之势,不必调动,不必指挥,李孟羲的合围阵势,也不必调动指挥,因,指挥所需的大量工作,在战事发生之前早已经安排好了。

  张飞想到了十面埋伏,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张飞想到的破解之法是,既然斥候不足,难以处处指引,那斥候便先立下旗帜以代指路径;既然,众百夫长能力有限,不足攻略几十村落,那同样可以以旗帜标好攻略之顺序,及战,百夫长只需沿着旗帜先后顺序次第攻略,就等若有了高明指挥。

  裹挟之难,难在兵力不足,难在优秀将官不足,而最根本的原因,实则是时间不足。

  若时间足够,兵力再缺,将官再是不足,张飞亲自领着士卒一个村子一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