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八十八章 鱼肠飞剑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汉的常规军备中,投掷兵器有手戟,有短梭镖,短枪,还有飞蝗石,飞镖飞刀等,但这些所有的能投掷伤敌的兵器,皆不适合作为使者的随身兵器。

  使者随身剑器应是一种有剑的外形又利于投掷的异种兵刃。

  李孟羲开始找人研发这种新型剑器了。

  在匠人们忙着冶铁的时候,李孟羲找了长短大小各不相同的十几把剑器,然后到空旷处,立一靶子,实验飞剑术技巧。

  以汉剑形制,汉剑全身都开双刃,剑身没有握持的地方,因而,要想投掷击出去,只能是抓着剑柄丢出去。

  汉剑之飞掷技巧,一种是类似撒手锏的手法,把剑柄从手里撒出去,剑直直的飞出。

  另一种,把剑跟飞斧一样的用法,把剑转着圈甩出去。

  这两种掷剑手法,各有优劣,撒剑法精准,但是攻击距离太近,甩剑法飞的远,但是准头差劲。

  不管哪种方法,攻击距离和准确度都极其有限。

  靶子只十步远,士卒们抓着剑柄以各种姿势扔一次又一次,结果能命中的次数寥寥无几,哪怕是有人助跑起来,借着助跑的力量来投掷,剑器能投掷出的距离依然很短。

  李孟羲在旁看的分明,汉剑不适合作为投掷兵器使用,汉剑丢出去,飞行过近,准确度太差,飞的也慢,这都是无解难题。

  看来,除非世间真有仙人,除非真有人能以真气御剑,不然,飞剑术绝无可能。

  到底何种剑形适合投掷,李孟羲不知,但要问何种器具适合投掷,毫无疑问,是标枪。

  彷照标枪形状,做一种细长状的细剑,这大概是最适合用于投掷的剑形。

  令人收拢了剑器,李孟羲回匠营去了。

  匠人们已经把铁烧化正准备进行灌钢过程,李孟羲拦住了匠人们的动作。

  “直接打造就好,不需灌钢。”李孟羲说道。

  此番是要研制剑形,只打出个形状就行,不需太好质量。

  李孟羲吩咐铁匠们,需要打一把剑身如快子一般细长的剑,要求,剑身从尖到柄一般粗细,不需加剑格,另,只需于尖部开刃,剑身不必开刃。

  对于剑的尺寸,四尺长剑和三尺长度的剑,各打一柄。

  按要求,不需冶铁,不需锻打,随便把剑打出外形就成。

  细的跟快子一般的剑器,匠人们感觉极其奇怪,匠人们私下讨论为何要造这么细的剑,有见识的人说,估计军师想造的是传说中的鱼肠剑,鱼肠剑就是这般纤细。这个说法得到了匠人们一致认可。

  两个时辰后,用生铁水打出来的“鱼肠宝剑”打好了,一根长四尺,一根长三尺。

  跟要求的一样,剑宽只快子粗细,细的跟铁棍儿一样,剑从尖到柄,没有剑格和护手,通体一般粗细。

  李孟羲拿起两根“铁快子”看了看,三尺剑还行,还算笔直,但是四尺长的那一把,可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