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六十五章 造纸术扩大实验(一)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至盛春时节,草木欣荣,一些在冬日做不了的事,终于能做了,比如说,造纸。

  造纸技术早在去年冬日已经完善了,但,受限时节,未能更进一步。

  从去年到现在所造的所有的纸,都是麻纸,现在天气回暖了,各种草类各种树皮都可以找的到了。

  李孟羲去问过那些造纸匠人,问哪些草或者哪些树皮造纸更好,结果匠人们回答各不相同,李孟羲意识到,自己的造纸技艺已经远超过匠人们了,匠人们的经验已不足借鉴了。

  李孟羲也不知到底什么材料造纸最好,但是,他知道该如何进行测试。

  命令再一次下达到骑兵队,李孟羲令骑兵队外出去搜集能找到的所有草木,不管是树,还是草,还是藤蔓,还是野花野菜,只要是草木,都要。并且,他特意强调,所有收集的材料不能掺混。

  上次没按要求做,骑兵们已经被训斥一次了,这次再次外出,骑兵们谨慎细微了很多。

  近两百骑兵四散出城,到处去找草木去了。

  按李孟羲的要求,一应草木都要搜集,有的骑兵出城不远,在半路上遇到了草沟,直接下马到草沟里割了一麻袋草给装回去了。

  有的人找了树,扒皮扯枝,有的人选择薅藤蔓,有的伐竹,各种忙活。

  骑兵们效率很高,不半日,各种原材料络绎不绝的送了回来。

  李孟羲在院子里,看着院子里堆的越来越多乱七八糟的材料,他此时犯了难。

  这些个草啊树皮啊之类的,都不认识啊,连认识都不认识,怎么记录怎么贴标签。

  李孟羲只好去找人来帮忙。

  木匠们来了,木匠们帮忙区分了一部分,而剩下的一大部分,多是些野草的部分,匠人们意见不一,一种野草能有三五个名字。

  这时,李孟羲意识到,同一种草在不同的地域叫法是不同的。

  艰难的把所有草木全部给贴了标签标记好,刚忙完,又一个骑兵扛着一大捆树皮回来了。

  李孟羲看着满地的青绿,他寻思,造纸的话,材料应当晒干的,此时城中到处在盖房子,没地方晒草,想来想去,只有城墙上合适。

  随后,李孟羲带着人把所有材料搬到城墙上去,然后每一段城墙晒上一种材料,每一处都贴好了标签以防混淆。

  匠人们忙碌着拿绳子把各种材料束起挂在城垛上,李孟羲则在寻思,如果材料都晒干的话,草晒干了就看不出是什么样子了,而又因为,此次需要的植物种类太多,后续可能会有重复的,因而,得时时区分归类,晒干的草可不好区分。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该如何长久的保持植物的模样呢。

  李孟羲想到了可以拿个碗把草给种起来,可是再一想到,好多草割回来是没有根的,所以这个方法没用。

  进而,李孟羲思索,标本是该如何做的,泡水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