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章 强其胆气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羽精简出的三招枪刺技巧,都是什么?

  就三招,说是三招,都过了,其实极只有就三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刺出,第二个动作,收回,第三个动作,左右拨打的格枪动作。

  刺枪动作的细节要求乃是,枪杆端在腰间,贴腰端着,然后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刺击的时候,往上斜着挑刺。

  之所以是斜着挑刺,这是因为,考虑到军中军备贵乏,好多长枪都是竹木之枪,竹木之枪杀伤能力偏弱,力量弱一些,连衣服都扎不破。

  而刺杀术考虑的重点便是使弱者有跟强者角斗的的可能,在强弱相薄的场景下,这边一个身强力壮的枪术高手,那边一个力量薄弱的老农,老农的机会只有一枪,只有第一枪机会大,也就是俗称的一锤子买卖,一枪不能杀伤对方,越拖胜算越是渺茫。

  所以,就要一击毙命,所以就要尽可能避开身上的衣物,往头脸上招呼,所以往上挑着斜刺。

  正经的枪术如何,李孟羲不知,可这木枪术,这往上挑刺的动作,李孟羲怎么看怎么熟悉,很像是刺刀的挑刺动作。

  木枪术三招,最关键的便是第一招,刺,后边的两招,收枪,还有左右拨打,就不很关键了。

  关羽所创的三招枪术简单的很,在全军教习之前,关羽依屯田编制为根基,招了战兵一千二百人先加操练,只练了一个时辰,之后,关羽把战兵们列队整阵,然后面授机宜。

  关羽对一千二百战兵的要求是,第一,教习枪术时,得盯着民夫当中的老弱和妇人,总之越弱的人,得认真教,那些身上力壮的,若是其不愿学,由着他去。

  第二,事关重大,要当回事教,不能应付了事,若是待教习之后,谁教的不好,军法从事。

  这第二点,关羽纯粹是吓唬战兵们的,就是为了避免战兵们应付了事。关羽也知道,民夫众人中的老弱妇人,这些人学起枪来,怎么能学的好。

  之后,关羽打发战兵们去操练民夫去了。

  待战兵们结队出城离开,关羽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会儿,低头看向李孟羲,说到,“羲儿,某觉着,士卒的搏杀之法,也得有个章程。”

  李孟羲想了一下,他点了点头,“是得如此。”

  关羽的意思是,士卒们的搏杀技巧,诸如枪术,刀术,刀盾术之类,最好是得有一套规范标准的动作,不然,操练之时,士卒们拿着刀各自乱挥一气,乱七八糟难看的很。

  李孟羲训练队列的成果卓着,队列练的齐的万众如一,连一根手指头都是齐的,关羽早就叹服了。

  在李孟羲的影响下,关羽对整齐也有了高要求,要是不齐,关羽看着就各种不得劲。

  关羽要的是标准刀术枪术操典,这可让李孟羲为难了,李孟羲会的只是一套队列队列方法,训练到如今,还没练完,队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