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八十一章 夹钢刀与包钢刀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铁马蹬也好,高桥马鞍也好,短时间内,不可见天日,得深藏着。

  但不列装归不列装,藏着归藏着,测试研发之事倒可以着手开始。

  马蹬也好,马鞍也好,马蹄铁也好,这些玩意儿虽然简单,毕竟还是略微有些技术含量的。

  正好凑巧今日提及此事,择日不如撞日,李孟羲和关张二人去了匠人营地。

  匠人营地两处,铁匠们与木匠们在不同的地方,首先是马鞍,高桥马鞍来说,结构简单,李孟羲画了一个全尺寸的草图,草图上马鞍大致凳子大小。

  李孟羲把图交给木匠们,就说按图原样做一个木头的。

  木匠们接过图传看了一遍,大多数人觉得东西奇怪,不知干嘛的,但也有人,觉得眼熟,木匠们中有一人好奇问道,“是做鞍吗?”

  李孟羲不由看了那人一眼,嗨,还想保密来着,匠人们可就看出来了。

  高桥马鞍跟单边鞍虽说是两种东西,可难免有相似之处,被人认出来也属正常。

  李孟羲只能说,“是马鞍。”

  看了一圈,附近也没马,李孟羲说到,“我去给你们牵批马来,比着做。”

  之后,又到了铁匠营,一样是画好的图纸交给铁匠们。

  马蹬简单,有金属环形马蹬,有平的整只脚可以放进去的大马蹬,还有跟个铁鞋一样,连脚腕都能塞进去的马蹬。

  三种,一样做一个。

  难的是马蹄铁,李孟羲对铁匠们道,“某是想给做四个铁鞋,给马蹄子上穿上,省的蹄子磨坏了。”

  只讲了这个简单要求,任由有空闲的铁匠发挥聪明才智。

  因工具不足,这几日铁匠们主要工作都是在锻打工具,李孟羲转了一圈,看到了有不少新的铁墩子被铁匠们铸了出来。

  铁墩子是打不坏的,随着使用,会越打越结实。

  鞍蹬诸物需要一段时间打造,正巧来了铁匠营地,李孟羲想起,关于锻刀技术,还有淬火,还有包钢法没有测试呢。

  用马尿和油脂淬火的工艺有不解之处,还要花时间破解,但,包钢工艺,明了的很,没有模湖之处。

  李孟羲谓关羽张飞二人,说大汉刀剑,大抵通体一根,内外无别,而另有锻刀法,能柔韧相合,远胜于汉之刀剑。

  关张二人一听,便让李孟羲依法造之。

  李孟羲找到军中锻刀匠人,分别交代了两种锻刀技艺。

  “第一种,为夹钢法。何为夹钢?乃以,精钢在中为刃,外以熟铁包之,锤锻一体。如此,刀软硬兼备,远胜于寻常。”

  “第二种,为包钢之法。乃以硬包软,以熟铁铁为芯,精钢裹其外,同样锤锻一体。

  此法稍繁复,但成刀胜于夹钢。”

  对铁匠道,“此二刀,各造其一,用环首短刀样式,不需精良,锻好极可。”

  刀匠日前得李孟羲传授了用马尿牛油淬火的秘法,今日又被李孟羲传授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