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五十九章 旦日大祭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巾的印记。

  所以,不能用黄色。

  李孟羲又想起,若说喜庆,红色的热烈华腾,也好。

  于是,他去找红色丝绸,结果是,丝绸多是亮丽的特殊的颜色,寻常的红色丝绸只找见两匹。

  即将搭成的祭台肯定很大,两匹丝绸肯定不够用。

  没办法,权衡之下,李孟羲干脆乱七八糟一堆丝绸都拿一些。

  颜色杂了,可以说是五行,也能解释的通。

  李孟羲将丝绸装车,装了足足一满车走。

  到南门外,关羽调集可车队已开始搭建。

  搭建高台的话,有集装箱集装箱就很好用,就如玄武战车,堆起一放就是高台,可是没有厢形的玄武战车,普通的板车一辆摞一辆的垒起来,难免高低不齐。

  李孟羲远远的看着士卒们忙碌,看着士卒众人将板车越垒越高。

  当车垒到八九层的时候,够高了,关羽走来问,高低咋样。

  李孟羲走到正面看了一眼,他感觉高低还行。

  只是,看着支支戳戳垒用板车垒起的台子,李孟羲脑海中就浮现武侠片中板凳阵的既视感,老派的武侠片中,为显示主角的功夫好,往往会把武大镜头安排在用板凳架的凳子山上,这样的凳子山,只一个特点,稍有动弹,就塌了。

  李孟羲对板车有同样的顾虑,他总感觉这一堆板车堆一起歪歪扭扭的,怕一个不留神就塌了。

  细节决定成败啊,试想,要是张角起义时垒高台装神弄鬼,要是做法做到一半,轰隆一声高台塌了,那张角立刻威严扫地,那还能蛊惑人心蛊惑个锤子,还怎么造反。

  同理,本来大张旗鼓的祭拜皇天后土,是为了安抚人心提振士气,结果民夫们拜着拜着祭台塌了,那么,不仅达不到安抚人心的效果,民夫反而会想这是不是不吉利,是不是要有灾难发生。

  李孟羲深刻意识到祭祀如果差错问题会很严重。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啊。

  想通之后,李孟羲指着板车垒起的高台道,“关将军,如此垒法,必不稳固,可拆了重垒。

  再垒之时,每加一层,用麻绳层层绑缚,不使其稍有晃荡,如此,方能稳妥。”

  关羽接纳意见,令士卒把车垒拆了,重垒。

  待士卒将许诺麻绳拉来,再开始新一轮的搭台工作,这新的一轮,搭的要慢的多了。

  士卒们每搭上一辆板车,将板车尽可能的跟下边的那辆扣好之后,再拿绳索上下左右绑紧,一辆固定好之后,再开始固定另一辆。

  不知不觉,天渐渐亮了。

  天亮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士卒们把高台又垒起了。

  这次新垒成的高台,绳索纵横交错,看起来就结实。

  李孟羲绕高台一圈看了看,高台大体成一个巨大的很不规则的长方体,够高,够长,也够宽,反正体量上肯定是够了。

  接下来,按计划,该是“装修”部分,板车垒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