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谁有粮问谁要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都没事先和刘备提及此事,刘备竟问出来了。

  见刘备把重要的问题问出来,李孟羲不由坐直了身子,目视县丞,看县丞如何说。

  县丞沉思片刻,不置可否,然后,目光看向刘备身旁的李孟羲,笑到,“此策,当真是这小兄弟所想?”

  “千真万确!”刘备点头。

  “好啊!”县丞面带笑意夸赞了,“小兄弟,即招抚之策,是你所想,那某便问你,如何行招抚之策,而不行征讨之事?是何考量?”

  闻言,李孟羲站起,走出矮几,走到厅堂正中,不卑不亢的朝县丞拱手躬身一礼,而后正色说到。

  “方才,玄德公已讲,黄巾溃而不灭,黄巾不堪一战,溃黄巾易事,然,黄巾数万之众,一触即溃,抓之不及。

  我军五百人,两战前后数天,只得俘虏千把人。

  而今数万黄巾,溃散四野,若征剿,非数十战上百战不能尽全功。

  如此以来,一则,迁延日久。

  二则,若溃兵迟迟不清,黄巾溃兵劫掠四境,四境百姓深为其祸。

  县丞大人职守一方,讨贼为要务,保境安民,使百姓免于兵祸亦为要务。

  征讨耗时良久而不能尽功。

  故,谋以招抚之策上呈玄德公。”

  “若县丞大人,出一令声传四野言曰【但至涿州城弃兵投降者,前过既往不咎。不然,兵至,鸡犬不留。】

  想黄巾大败,正群龙无首,人心惶惶,活路断绝之时,有此一令,必有黄巾见上官之令,如见救命活路。

  某断言,必有人来降。

  然令初出之时,观望者必众。

  此时,大人可依昔日商君徙木立信之法,立信为先。

  可于城外,设粥棚,但有一二黄巾来降,只要其弃兵请降,便于众目睽睽之下,拿粥与他,不与为难。

  黄巾溃兵失却辎重,饥饿难当,必狼吞虎咽。

  我料黄巾残部,不知县丞之令,到底真假,必有探子乔装而来打探消息。

  彼时,粥棚即设,城外必多有形迹可疑远远观望之人,此黄巾细作也。

  大人大可放手不管,任其离去。

  如此,细作即见果然降能饱腹,必回而告知,不出数日,一传十,十传百,四境黄巾皆信县丞之令,纷纷来降。

  于是,数万溃兵,半月可息,其速尤胜征讨之法也。”

  李孟羲说完,朝县丞拱手一拜。

  说的口干舌燥的李孟羲,不仅说了为何征讨不行,而招抚可行,更是把招抚的方法,临时构想,一并说出。

  只听李孟羲言说,便能确定,招抚之法,必能成功。

  厅堂中,安静一片,针落可闻。

  仆役侍女不提,重要而三人,刘玄德,县丞,还有将军伯起,反应也各不相同。

  将军伯起,惊诧无比的看着李孟羲,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之前还出言嘲讽过的小娃娃,竟,真有智谋。

  但听他分析之涿州四境的局势,与招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