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三十二章 炼铁(一)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纸一事干系重大,不仅李孟羲认为越快突破造纸术的难题越好,关羽一介武夫,对造纸的事也无比上心。

  刚吃罢午饭,李孟羲送弟弟小砖去上课,回来之后,李孟羲和关羽一起讨论了一番,明确分工。

  李孟羲去召集匠人去了。

  军中匠作诸事,唯李孟羲最熟。

  关羽则去找铁器去了。

  做高压锅,自然得打铁,自然得找足够的铁料。

  李孟羲去找匠人,直接找到铁匠们所在,然后一声招呼,一大堆强壮的铁匠跟来了。

  打铁需要什么,李孟羲知道一些,但知晓的并不完全,所以他还是认真的向铁匠们问询求教。

  铁匠们说,得铁砧,打铁的锤子,火钳子,锤孔的凿子,打磨的挫子,风箱,冶铁炉子,一堆。

  李孟羲顿时就挠头。

  铁砧,军中也没有啊。

  “打铁的锤子,你们谁有?”李孟羲问一众匠人。

  李孟羲本以为,匠人们都两手空空,打铁工具早遗落了呢,准备是去木匠营去借几个小锤子将就用着。

  结果,相当一部分匠人说,锤子帐篷里放着呢,回去取来。

  李孟羲这时才知道,敢情兵荒马乱的,就是当了流民,匠人们也会把吃饭的工具好好带着的。

  打铁锤这样死沉的玩意儿,哪怕当了黄巾,当了流民,这些铁匠依然好好的把铁锤藏着。

  打铁锤子不缺了。

  还有火钳子,这东西是夹着铁胚的固定工具,是重要的辅助工具,火钳子也不缺。

  锤孔的凿子不缺,打磨的挫刀也有。

  风箱,这玩意儿李孟羲确定全军没一架风箱。

  风箱虽没有,但军中有众多木匠,木料也不缺,做风箱不难,一天就能做一个出来。

  唯独冶铁炉子和铁砧,这两种不好解决。

  但只用略推理一下,大汉冶铁技术极其发达和普及,天下各处都有官府的冶铁作坊,巨鹿城又为巨鹿郡首府,都不用猜,巨鹿城内肯定有冶铁炉子和铁砧等物,不是可能,而是肯定会有。

  李孟羲便又回想巨鹿城中布局,可想来想去,哪里有铁器作坊?哪里是?

  难道是没有摸清楚的缘故。

  带着疑惑,李孟羲便着人去找铁器作坊和铁砧。

  很快,负责去寻找的士卒回来了,说找到了。

  李孟羲到地一看,他人有些傻了,冶铁作坊和炼铁炉,竟然都被毁了,一堆废墟,和其他废墟别无不同。

  在铁器作坊原址看了一圈,果然,李孟羲看到了成片的地基,和普通的民居大小纷杂不同,铁器作坊工坊的地基,很规整整齐,看起来倒像是官府用地。

  到底哪个缺心眼的把炼铁坊砸了,把炼铁炉也砸了。

  在炼铁炉旧址,李孟羲分明看到了一地的烧得发红的碎陶土,满地都是。

  残破的炼铁高炉基座很大,大的跟工厂的烟囱一般,二十个人怕都合抱不过来,可想而知,炼铁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