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三十章 造纸术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身汉末,有些技术必须要研发出来,造纸术便是其一。

  汉末的造纸术刚稳固了技术基础,但造纸技术还远未至成熟阶段,汉代的纸无论产量还是质量,远无法跟后来的唐宋相比。

  而纸张又是如此重要,纸张乃是大兴教育和提高理政效率的重要工具。

  造纸术的重要性在百术之首,其意义和重要性超过了所有军事技术。

  所以,在忙完了酿酒术之后,这日,李孟羲又找来许多造纸匠人,准备开始造纸事宜。

  汉代的造纸术,成熟的技术改进自蔡伦,记得历史课本上说,蔡伦用网树皮麻布等来造纸,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纸张得以普及开来。

  问过一干匠人,匠人们的造纸方法,跟蔡伦纸的方法无甚区别,匠人们也都说用麻或者树皮破布来造纸。

  收集了匠人们的方法,整理得造纸术流程大抵如下。

  第一步,将生麻沉到塘底,泡个一年半载捞上来。

  第二步,将泡好的麻拿铡刀铡碎,铡成碎末,然后放大瓮里煮,一煮便是好几天。

  第三步,浆煮好之后,拿一个薄纱网,把浆滤一遍,只留下浆水,其他的杂物滤掉。

  第四步,浆水倒入一个大槽里,再拿一个木框纱网去抄浆水,抄上一层浆水之后,就端起放一边,等晾干揭下来,就是纸了。

  蔡伦纸的酿造流程李孟羲已了解清楚了,他大致明白了原理,造纸核心过程,其实就两步,第一步,把麻或者麻布或者树皮等植物的东西,打碎熬成浆,然后把浆弄薄薄一层,等着干了就成了纸。

  原理如此,不难理解。

  然而蔡伦纸的第一步程序,李孟羲就有些不明白了。

  匠人们所说,得把生麻泡水塘里泡一年两年再捞出来。

  这不是一个月半个月,是一年两年啊,工期长的过分。

  李孟羲皱眉,问向一众匠人,“为何要把麻往池塘里泡?还得泡一年?少泡些时候不行吗?”

  “不能,泡的不够时候,麻就煮不烂,出不来浆。”

  “对!泡的时候越长越好。”

  ……

  匠人们的意见一致,都说麻必须得泡水里。

  李孟羲皱眉再问,“那……树皮呢?麻布呢?鱼网呢?也得泡水里?”

  匠人们便笑了,“麻布不也是麻?鱼网不也是麻?也是得泡,树皮泡的还得时候长呢!”

  好了,问完了,人家造纸匠人说,造纸的话,必须得把材料经年累月的泡到水里,不泡够时候,决计造不出纸。

  李孟羲迷茫了,他想不通,为什么非要将麻往水里泡?其中原理是什么?

  是要把麻泡软?

  可也不对啊。

  如果是把为了把麻泡软,那何不直接煮呢,要知,水一煮,煮的时间长了,什么植物结构都得煮成湖湖。

  然而匠人说,不泡就没办法造浆。

  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李孟羲,只好先草草的将造纸匠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