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二十一章 敢战方能言和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如何?这荒郊野岭,尽杀灭尔等,抛尸荒野,天不知,地不知,朝廷怎知是我涿州军所做?】一句话,让他皇甫嵩拿捏我不得。”

  “此是实话,万一真与官军厮杀,不论胜败,我军大不利,唯有一者,我军无有不利——尽歼灭官军所有,杀其所有。

  杀至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则我军,便无有与朝廷为敌把柄。”

  “皇甫嵩见我丝毫不软,便耐我不得。”

  “要说,那皇甫嵩虽是老将,脾气火爆,某说,以涿州军军力,灭官军易如反掌,皇甫嵩却怒了,一怒之下,非要与我见个高低。”

  “此时,差点谈崩。我军非是真要与官军厮杀,实乃为免厮杀耳。”

  “于是,我反说,【若我涿州军乃贼,灭你官军有何不可,若我涿州军乃是义军,何必与你官军拼杀。】

  反问皇甫嵩,【涿州军到底是贼是义军?】

  此时,乃强留一台阶也。

  若皇甫嵩强硬仍称我军为贼,那便岂有此理!灭了他皇甫嵩又能如何!

  好在,皇甫嵩乃沙场老将,非是怒而忘师之人,他知我军强盛,知官军兵少且疲惫且营寨不备,若与我军冲突,他官军人马大败亏输之可能,至少八成。

  于是,皇甫嵩为官军计,便忍下一时,口称我涿州军,乃是义军。

  我再问他,【我涿州军有无收拢黄巾之事?】,猜他皇甫嵩如何说,他皇甫嵩说,【无有此事。】”

  “皇甫嵩不愧朝廷大官,这口是心非之语,说的是熟练无比。”

  “此便是,能战,方能言和,不时时抱以鱼死网破之心,则便必被官军势压,我军必退无可退,必要终与官军为战。”

  “此中,还有一关键——董卓。

  董卓与我部有仇,我恐其故意激我厮杀,董卓不需多做,只需两军对峙时一轮箭雨突然射来,则我军能忍?某决计不忍,忍则屈死我军将士,于是,我军便不得不与董卓厮杀。

  董卓为官军,他与我军厮杀,则同为官军之皇甫嵩必来襄助。

  于是,董卓但凡想借皇甫嵩之手来剿我等,他只区区几支箭来,我军则必不得不陷于厮杀。

  故,某令关将军三将军各领骑兵五百,以慑董卓。

  我精骑全压董卓阵前,使董卓知,万一战起,皇甫嵩如何不知,但他董卓,必被首当其中必先被灭。

  于是,董卓为求自保,则反怕与我军先起冲突。

  因而,三将军阵前叫阵,董卓阵中,竟一支箭也不敢发来。

  董卓能轻易挑动我军与官军厮杀,但其不敢率先挑动,于是,某以战促和之策,方能功成。此中微妙,此中之险,如若刀尖起舞,稍有不慎,血流成河。

  幸而,某谋得成。”

  ------题外话------

  订阅暴降到三四百了。

  是我更的少了吗?

  可我前边万更一个多月了,订阅也没怎么涨啊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