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四章 练兵之难,难在后勤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队架构之建设,拉起编制,划分番号,只是一部分,是编制部分,另一部分,是后勤。

  后勤指如何将已划分好的编制长久维持下来,此中涉及到,扎营安排,行军安排,休息,每餐口粮的分配,等等。

  为此,在天黑之前,李孟羲和刘备关羽等人,把军中人力,彻底给重新安排了一通。

  以十二生肖的顺序,由鼠旗开始,鼠旗在前,虎旗随后,一直排到最后的一个。

  所有新兵队沿着大道,一熘排开。

  为省事,也为方便管理,行军队列怎么排,扎营也就怎么沿路排开。

  这就造成了,沿着大道扎营,扎营不再紧凑,营地绵延二三里长。

  这难免会让队伍变得脆弱和容易被偷袭。

  然,若想提高队伍的秩序,以最大程度维护住编制,和保证纪律,一字长蛇般的扎营是最好选择。

  每一个新兵队,在行军队列中是排第几个,练兵队列拉开训练,依然是处于队伍中第几个,扎营时依然是同样的位置。一切按部就班的来,就极少混乱。

  综合扎营的防御能力,行军能力,还有秩序等各方面的考虑,舍弃了扎营防御能力,舍弃了部分行军能力,选择了最有序的一字长蛇行军方式。

  把几万之众的新兵给排好,天黑了。

  李孟羲两天没睡觉了,昨夜是俘虏暴动,一夜未睡,今天白天忙了一天,依然不能得空休息。

  到晚上,又有麻烦接踵而至。

  晚上有大量空闲时间,以往都是趁夜里,练一个多时辰的兵。

  但以前练兵,第一批四十,第二批一千多,以义军的后勤能力,布置一个练兵场,和布置四十个练兵场,都应付的来。

  现在,突然是三万九千多新兵,要想夜里练兵,就得有光亮,得瞅的见,就得足够的火把,得布置一千多个练兵场。

  这一下,让后勤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一千个练兵场,最少得准备一千个长八步,宽四步的小方块场地,按两步一个火把柱子,一块训练场地,得十二根火把。

  一千场地,就得一万两千火把,而且,火把燃烧的还很快,训练一个多时辰,火把得换四五次,一夜,就得消耗木头五六万根,供不起,根本就供不起。

  迫于无奈,只能无比寒酸的,一个练兵队,就给两根火把,左一根,右一根。

  也不要练兵场了,就站队列,站军姿得了,三十人站三排,左一根火把,右一根火把。站队列不动,不需要走,场地要求很小,对光源需求也小了。

  反正是刚开始训练,也远用不着队列走动转向什么,暂时只用训练静止的队列动作。

  是夜,义军的扎营地,蜿蜒如长龙,从视线可及之处,到视线不可及之处,星星点点的些微火光,如同萤火虫点缀于夜色。

  李孟羲跟刘备去巡营,巡视第三批三万九千多人第一夜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