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三章 南和攻城战汇总(二)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车,打捆的打捆。

  墓坑,一并挖好。

  此战,义军伤亡战兵四百多人,这四百多人可全是甲士,要换成普通民夫,得多伤亡个几倍。

  这两日,有重伤不治挺不过去的又死了一些,义军总死亡人数,超过两百。

  傍晚时,军中战兵集结,两百三十四具薄木棺椁,为打造这些棺椁,木匠营这两日几乎是通宵达旦的干,终于勉强做够了两百多粗糙简陋的棺材。

  于战前激赏之时,在赏生恤死一节,刘玄德亲口承诺,若死于攻城之时,棺椁厚葬,四时祭拜不缺。

  既然当时应允,刘备就决计不肯失信于死人,非要把棺椁做出来。

  说停军一日是为练兵,实则也是为了等棺椁做完。

  要说如今义军的物资和人力以及工匠很充沛,薄棺材虽说就是一些木头钉了一个抽屉一样的匣子,但要做两百多个这样的匣子,并不容易。

  一片葬坑在城南,全军目睹之下,众军士抬棺落土,把战死之士一一下葬,而后填土,起了一座座坟丘。

  座座坟前,立有墓碑,碑上写有士卒生前姓名。

  墓地是选的好地,墓坑虽不深,但规整,坟包虽不大,但砌的夯实,墓碑虽是木头,但用的是好松木锯成的,墓碑上写的字也漂亮。

  如今世道不好,士卒们见的多的是草草下葬,见的多的是人死在路边没人管,眼见墓葬坑群规整漂亮,好多士卒,心里其实非常满意。

  这无意中,又是收心之举。

  刘玄德战前励士说,战死者棺椁厚葬,刘玄德是认真的,若是时间钱财足够,他真的会大起墓室,用很好的木头做巨大的棺椁。

  而李孟羲就不会这样,说厚葬,真要为死人花费太多,他不愿意的,李孟羲深知给死人花太多钱是没有意义的,钱还是给生者花比较好。

  义军自己的阵亡士卒埋完,黄巾军的尸体也好几百,则在城北,也有墓地,也是一人一墓穴,也有坟丘,只是一切草草,墓坑挖的潦草,坟丘也潦草。

  按刘备所说,总要让他入土为安,不能曝尸荒野。

  一切完,天色暗了。

  说明日拔军,谈到了如今军中俘虏太多了,战兵加俘虏,五万之众了,臃肿不堪。

  刘备说正好克南和城,是不是可以把俘虏安置城中。

  李孟羲认真想了下这个问题,其实军中俘虏,可不仅是俘虏,还是备用兵员,俘虏招抚,七日一轮,就能招抚两千人俘虏变为民夫。

  又有,军中在操练士卒,青巾兵四十人,每人再练四十,到一月之期,就能有一千六百能齐队列能有组织,能阵战的士兵。

  然后这一千六百人,再每人练四十,再一月,则军中一下膨胀到六万四千可战之士。

  也就是,俘虏其实关乎战时扩军。

  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把俘虏留下,就不能边走边练兵了。

  倒可以把老弱留在城里,可一来,得分出人手看管,二来,李孟羲更想把妇孺营带着,如今军中板车足够,妇孺搭载板车行进,只要不比拉粮食的牛车慢,就不会拖累行军。

  尤其小孩子们,跟在军中更好。没有比在军中更安全的了。

  有此种种考虑之后,李孟羲觉得,照例大队人马行军吧,反正敌踪已近,行军慢一点无所谓了。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