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七章 狙击弩战术:十五倍精准度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总归是有些胜之不武的。

  与张飞之较量,两方并不公平。

  和关羽较量过程中,李孟羲明悟到,箭失速度跟精准度成正比。

  跟张飞较量时,因为靶子远,趴地上瞅不见,因此李孟羲想高一点看清楚,意外的,当爬高那一刻,李孟羲突然便又把知识融会贯通了。

  一个问题,居高临下射击,会不会使射击更加精准?如果是,为什么?

  毫无疑问,居高临下射击,必然会使射击精准。

  就如方才,李孟羲趴那里的时候,看不清靶子,但他到高处,看的清清楚楚。这是第一点,在高处,视野开阔。

  为什么视野开阔,命中率就高?因为视野开阔,看到的目标面积就大。趴着只能看到目标一个头,站起能瞅见他半个身子,射头射半个身子,哪个容易命中,很明显。视野与命中率的关系,核心道理是角度,是目标面积。

  第二点,以高射下,箭支的下坠,则就被射击者所处的高度给部分抵消了。

  也就是,高处射击,弓弩不用抬太高,也就是,其箭失轨道比较平直,轨道的弧度较小。

  这是其一,其二,高射下,重力势能,会增加箭速,箭速快,自然就增加了精准度。

  同理,如果是趴在地上,瞄准高处射击,箭支飞行的弧度则比较大,弧度大,路径就长,路径长,风阻作用时间长,因而就影响箭支平稳,影响精准。

  射击高度,也能有效增加精准度。这不是李孟羲感觉出来的,这是他自己推算出来的,用的是初中物理。生存的压力,把人的潜能全逼了出来。

  连弩都举不起来的李孟羲,连胜关羽张飞,毫无疑问,他折服了刘关张三人。

  赢了别人,李孟羲还跟人家讲,为什么他会赢别个,还讲这其中道理何在。

  李孟羲说,箭失速度越快,越是精准。

  简单来说,射百步之敌,箭快,飞两息,箭慢,飞三息。

  不管箭快箭慢,其坠速是一样的。

  后边再说什么箭支轨道弧度小,路径就小,就精准。

  弧度什么的,刘关张如听天书,满脸茫然。

  “明白了吗?”讲的吐沫横飞的李孟羲抬头问。

  刘关张三人不约而同的同时把头摇。

  “……好吧。”李孟羲只能挠头。

  一阵长时间沉默。

  刘备看气氛尴尬,圆场道,“话虽听不甚明白,道理大致懂了。

  强弩必准过弱弩;强弩支于木架之上,不晃不抖,必准过手持;高射必准于低射,是否如此?”

  刘备这总结,简明扼要。

  “对!”李孟羲连连点头。

  “那就妥了!”刘备笑着看向李孟羲,“羲儿,我明白你所想了,你是想在攻城之时,设高架强弩,而后士卒不用手持,架弩射敌,是否如此?”

  “正是!”刘备完全领悟了意思,李孟羲笑了。

  “那走,”刘备撑臂起身,“城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