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六章 守城战法之防守反击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孟羲曾经给自己的的自我评价是,他自我感觉是,至少已弄懂了守城墙的方法。

  现在,李孟羲跟关羽学到了守城之时的晋级守城方法——守城之时的反攻之法。

  如果只会坚守城墙,这是呆守之法,那么现在,学会反击法的李孟羲,守城战法更灵活了,如同是龟壳上长了獠牙,更具有威胁性。

  以前,还只会守城墙的李孟羲,敌将若来攻李孟羲守的城,敌将是没有生命危险的,攻不下,直接退却便是。

  现在,敌将若攻李孟羲守的城,将有生命危险。既然能派骑兵出城冲杀,搅乱敌军攻城节奏,若是有机会,怎么就不能顺便穿插到敌军后方,直接把敌将砍了?

  敌将开始有生命危险。

  呆守法,敌军攻城不下,从容退去,其军力虽减,但大体仍在。

  有了反击法,攻城之敌军,便不再从容无忧,而是稍有疏忽,就可能大败城下。

  攻城也是件很危险的事。死在攻城战的统帅,不知凡几。比如攻钓鱼城的蒙哥,还有其他人。

  这一天,收获连连,南门探查完之后,李孟羲怕刚学到的东西忘了,他迫不及待的回去。

  中军帅帐,李孟羲找到了一堆布匹,堆在矮几之上,他拿出笔墨,立刻要把所有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

  话说,这没什么大事发生的一日,到底学到了什么来着。

  李孟羲咬着笔杆,皱眉思索了起来。

  今早干的第一件事,好像是过去探查敌城明细。

  具体细节,李孟羲想起来了,他想起,自己被挂到竹竿上了。

  “井阑为探城器械,然此大型器械,制造耗费工时,时间有时紧迫,可先以木梁搭架,架高叁二丈,而后再找一长竹或长杆,寻一轻便之人绑缚其上。

  若架高叁丈,长竹能有五丈,便能总高八丈,能高出敌城,便可临城探查。

  井阑全体,耗时叁日,徒一叁丈木架,无板无梯,半日即可,省时何止倍余。

  又因,要临城刺探,城上守军必箭发如雨,故,杆头瞭望之士,必身穿重甲,手持坚盾护面,”

  写到这里,李孟羲略一停顿一下,着重加了一句,“步人甲有胸甲裙甲胫甲,防护周全,唯独脚部,无有甲靴,近城叁十步,箭雨密匝,众矢攒射之下,稍微不周全之处,必见伤。

  故,甲靴于步人甲虽是零末部件,可有可无,不必全员配备,然军中需备甲靴数副,以备不时之用。”

  “某身处箭雨之中,左右箭啸不止,盾遮掩在前,目不能视,于是不知何时探头观望方能稳妥。

  于箭雨中顿悟,于战场之上,眼难关六路,耳倒可明听八方。

  老于战阵之人,闻声可知箭近,急躲闪之,于是百战不死。”

  “探查敌城明细,只为知敌城构造,以选择最佳攻城点。

  至于探城后刻留标记之法,于叁十步外留短刀之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