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四章 草人借箭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昂。鬼子以为,李云龙部是要突围,实则,是李云龙想一炮轰掉鬼子的指挥部,但迫击炮射程不够,够不到,还差一百米。

  所以李云龙就往前突了一百米。

  全团一阵突击,那么大的动作,就是为了促成拉近距离进入迫击炮射程的这个小意图。这就是大紊小动。

  紊,紊动,紊和动一个意思。

  依然是《亮剑》这部电视剧中,李云龙后来成了师长之后,和楚云飞大战,又用了一次大紊小动的策略,他让全师往前压,他本人却带一支先部队从缝了插进去了,直接横穿几十里,打到了楚云飞的指挥部。又一次经典的大紊小动战术。

  于现在,义军大张旗鼓的扎草人,一副势不把黄巾箭支骗完,势不罢休的模样。又扎草人,又发动大量人手,声势不可谓不大。

  然而大声势之下的真正意图,只是为了安全的在叁十步外往城下曳射。

  这是再经典不过的大紊小动策略。

  李孟羲一招草人借箭实则绝箭计,宛若神来之笔,刘备关羽叹服。

  其实李孟羲是想到了诸葛孔明用草船借箭,然后才想到了用草人借箭,然后借用草人借箭的计策,再进一步算计黄巾。

  黄巾大概率中计,为让这个大概率,进一步增大,尽可能接近百分之百,李孟羲手拄着下巴,边看着刘备关羽忙碌,他边微皱眉头,思考起来。

  为了更好的让黄巾知道我军是要骗箭矢的,不妨,明说出来,省的黄巾看我军拿着草人过去,不知道干嘛的。

  明说出来,干脆明说出来得了。

  可使军士拿着草人到了城下,贱兮兮的故意喊,来啊,来射你爷爷啊!

  那简直太明显了,任黄巾一看,就看的出来,我军好像故意要激他们射箭一样。

  黄巾一想不对,就会觉得,这里边会不会藏着阴谋,这么一揣摩,不打紧,一揣摩黄巾就会明白过来,奥!你是来骗我箭的吧!你们官军想把俺们箭骗完,好攻城的时候让俺们没箭射你,想的美!偏不上当。

  于是聪明无比的黄巾,束弓挂弩,一支箭也不射,一支箭也不让官军骗了去。

  然后,关羽就可以安心曳射了。

  这就是,故意明说出来,故意让黄巾觉得不对劲儿。

  除此以外,再逼真一点,让黄巾更加相信我军是为了骗箭的,可以让军士故意去把草人上射着的箭一根根拔下去,给收起来。

  黄巾一看,只要不是瞎子,就能看明白。

  等到军士们把草人身上的箭聚到一起,一捆一捆的给绑起,哪怕聪明如曹操,也得脸黑,气的下令不让再放箭。

  刘备是玩麦秸的行家,刘备跟麦秸长时间打交道,不仅一手草鞋编的非常熘,现在要用麦秸扎草人,刘备扎草人的速度也极快,一把麦秸一握一绑一塞就是个草人脑袋,然后是草人的手,草人的身子。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