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九章 无锋箭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军步骑配合,已经大致将一部分黄巾合围。

  已经合围的包围圈中,不时还有人跑。

  不知谁家的跟大人跑丢的小娃娃,哇哇的哭,边哭边不管不顾的跑。

  威慑对知道恐惧的人有用,鸣镝啾的一声钉在脚边,十个大人十个被吓住,不敢再乱跑,但对不知道害怕的小孩子来说,听到鸣镝的声音,哭的虽更厉害了,跑着却不带停。

  哪怕是凶神恶煞的骑兵特意挡到面前挡住了,马鞭凌空抽的啪啪响,小娃娃还是跑。任凭骑兵怎么吓唬,怎么驱赶,小孩儿绕过战马,小短腿倒腾个不停。

  看小孩儿拦都拦不住,骑兵都无奈了。

  有军令在身,战前早已严令,谁杀小孩儿,砍谁的头,骑兵们不敢真的拿刀枪伤害小孩子,只能骑着马拦着。

  此时引发了一些不好的连锁反应,本来被围起来溃兵看逃不了了,都老实了,但当看到有小娃娃当着官军的面跑了出去,官军也不管,溃兵们顿时又蠢蠢欲动起来。

  骑兵们不管小孩子归不管小孩子,黄巾溃兵们要是想逃,就是两说了。

  看到溃兵们又骚动有想跑的模样,骑兵们毫不犹豫立刻数箭朝着人群射去。

  鸣镝啾啾飞射,箭落入人群,立刻响起一阵惨叫之声,一轮箭雨之后,溃兵们顿时老实了。

  骑兵们用鸣镝箭头射人,陶的箭头不尖也不利,射人身上只伤不死。

  不是骑兵们好心不愿伤人,而是弓上搭的就是鸣镝,换箭麻烦,索性鸣镝直接射过去了。

  又一个战术在实战中被实践出来了。

  另一个时空,防暴警察们会用橡胶弾装填在武器中,以在需要的时候,用橡胶弾射人。

  论让人群安静下来镇定秩序的能力,橡胶弹比实弹还要强——实弹如果对空开枪,枪声骇人,有威慑效果。但是如果人群更乱,空放枪的威慑力就不够了,此时,情况分属两种,一种实弹射人,一种橡胶弹射人。

  实弹射击会造成大量死伤,然后人群惊恐,紧张恐慌的人群,会让秩序更加混乱。

  而橡胶弾打人身上,威慑力强且不会造成人群极度的紧张和恐慌,因此能有限扼制混乱。

  现在骑兵们拿鸣镝对着人射,箭支力道大,纵然鸣镝头不太尖,还是能把人射伤。

  鸣镝慑敌之法,是关羽提出,由李孟羲完善,战场之外的想法总归会在实战中跟实际有些出入。

  战前,李孟羲想到的是,鸣镝对着逃兵面前射,这样不伤人,也能起到威慑效果。

  然而,不对着人射,偏一点射,鸣镝离目标就比较远了,不如直射目标身上威慑来的强。

  跟着过来的李孟羲看到了骑兵拿鸣镝射人,李孟羲本还觉得可惜,又死了几个人。

  然而身中鸣镝的人,就嗷了几声,没多大事,依然活蹦乱跳的。

  李孟羲讶然,然后他想到是鸣镝箭头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