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三章 技术军士构想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所谓兵贵神速,哪怕是十几秒的时间,在关键时刻亦足以成为胜利天平上的决胜砝码。

  没有绳索,推墙得慢几秒,有了绳索,倒墙就快了几秒,这一来一去,或许这短短十来秒时间,就足以争取到极大优势。

  按战场的反应速度来看,十来秒时间足够一支训练度不错的士兵,在这十秒之内,半数集结完毕。

  如果破墙快上十秒,敌军兵力尚未集结,我军便破墙杀入,足以杀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而既然想到了绳索可以在攻破营寨之时发挥作用,李孟羲同样以逆向思考,想到了该如何避免我军营寨被敌军用同样的方法用绳套给拉倒。

  答案是,一是,把寨墙做的尽可能的结实。

  而大多时候,是没有条件和时间把寨墙做太结实的,寨墙依然也是用木头钉在地上作为防护。

  既然寨墙不够结实,那么为了防止敌军用绳套一下把寨墙拉倒,那就要尽可能的把围成寨墙的木头钉的一般高度,避免出现有哪些木头非常突出,以至被敌军用绳索套住给拉倒。

  把寨墙钉的一般高度,需要通过制定军规条例来作为常例要求了。

  不仅寨墙,贴着寨墙的哨塔,如果有可能,也要做的外表平滑,没有支棱出的棱角棍棒,防止哨塔也被敌军拉倒。

  再把视角换过来——如果敌军寨墙钉的一般高度,此时,套索就套不住突出的木头,绳套就没多大用了。

  那么,又该如何快速攻破接近完美的木头寨墙呢?

  李孟羲想到的是——抓钩。

  就是绳子一头绑着一支船锚似的铁钩,纵然敌寨规整,绳索无有借力处,但如果有抓钩,往敌寨寨墙后一扔,抓钩钩住木头,依然能钩紧,此时众军士用力一拉,三秒,破墙。

  李孟羲见过农村扒房子是怎么扒的,扒房子时先把屋顶的瓦卸下来,然后把房顶的椽子之类的捅掉,如此,一间瓦房就只剩四面墙了。

  然后,有人踩着梯子,上了墙头,拿锄头或者凿子把墙头两边,墙与墙的结合部位把砖凿掉,凿出一道缝。

  再用大绳系成圈,往墙头一套,十几二十个人用力一起一拉,轰隆一声,烟尘一片,一面结实的双层红砖墙就被拉倒了。

  既然结实的砖墙都没被轻易拉倒,区区扎营时的区区木墙,一样可以被拉倒。

  抓钩,不仅可以用于攻寨之时拉墙之用,还有其他的重要用法。

  现代部队特种作战时,就配有抓钩一类的工具,爬楼时候用,登山的时候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行军打仗时需不需要有时爬上悬崖峭壁之类的地方呢?应该是需要的。

  所以,抓钩有配备的必要。

  但是抓钩如果给每个士兵都配一个,士兵的负重就大了去了。

  再说,每个士兵都配抓钩,能用的情况并不太多。

  还是跟之前想到的渔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