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二章 刀剑忌火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猪睾丸李孟羲给要过来了,准备洗洗晚上给弟弟烤了吃。

  此时一个问题横在李孟羲面前——猪放哪?

  这头小猪太小了,不适合拿来做手术试验,因此才阉了准备拿来养。

  小猪长的正快,养一个月,就能长大许多,很划算。

  然而当李孟羲准备牵着小猪走的时候突然意识到,猪没地方丢。

  要说猪好带的很,军中现在大编篓子,小猪往篓子里一放,直接就背起走了。

  问题不在于背猪,在于养猪。

  如果是人,战兵也好,民夫也好,一天吃两顿饭,早一顿,晚上一顿。

  吃两顿饭只保证不饿死。

  如果把小猪装背篓里,让背着走,那么,猪跟着人的作息,猪也一天只能吃两顿,早一顿,晚一顿。

  可是,养猪是为了让猪长肉的,猪这玩意儿多能吃,猪消化能力又极强,隔一会儿就能吃一顿。

  如果说,只早上喂一点儿,晚上喂一点儿,那小猪一天都得挨饿,越饿越瘦,这就让养猪这件事性价比变得极低。

  猪装篓子里,行军途中,没办法时不时喂一顿。

  而要把猪养好,让猪长的快又上膘,就必须得多喂,不停的喂。

  这就又需要车了。

  需要车上放一个小笼子,笼子里有猪食槽,槽里放多多的吃的,小猪就能饿了就吃,饿了就吃,长的贼快。

  说不定,仗还没打完,猪就长大够杀了。

  军中现在的情况,养猪多了,会有严重的后勤压力,但是只养一头猪,根本不会带来任何后勤压力。

  为何如此?

  因为军中大量充裕人力没利用起来。

  大几千民夫,每傍晚扎营时,如蚂蚁一般散出去。

  野外,人能吃的野菜不多,但猪能吃的可不少。

  以前,军中没有猪,猪草见了也没人去挖。

  现在有猪仔儿了,民夫野外采集的时候,大几千人,随便采点猪草,一人就拔一根,就多的能把小猪埋起来。

  李孟羲去木匠营,找鲁犁说,做个猪笼。

  鲁犁说,“已找人在做了。”

  李孟羲都愣了,他记不起,自己何时跟鲁犁说过做猪笼了?

  可能说过吧,忘了,一天天的,事太多,都记不清了。

  养猪的车是必要的。

  小猪得养,要是再买了大点的猪或者狗子或者羊,要拿这些小动物做肠缝合试验。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安装最新版。】

  为确保试验成功,手术后,得把小东西给死死的绑着固定起来。

  动物不同于人,和人交代,交代说手术后不能乱动,人就听话不动,动物肯定乱动。

  所以,缝合术一旦开始,就必然需要至少一辆板车来充当缝合术的实验台。

  板车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看来,车辆跟徒人力,工具与无工具,有天壤之别。

  小猪暂时寄托在木匠营,嘱咐鲁犁照看,喂猪还得备下食物。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