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章 第一个口令,【立正】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越过三队,李孟羲不管背后众多失望的眼神,他走到了第四队之前。

  第四队就是,既不是住在县城,又不是小吏,还不是小商贩之类的“其他”人群。

  能自己承认自己啥也不是的人,至少是算的是老实的。

  于是,李孟羲就在这啥也不是的第四队,开始挑人。

  女人不要,年龄太大的不要,太瘦弱的也不要,太矮的也不要,嗯,脸白的也不要,越黑越好。

  就照着这样的标准,李孟羲记着秋,一个一个的,选足四十个青壮。

  余人解散。

  四十个青壮茫然的站在原地,解散的众多民夫,都围了过来。

  李孟羲身高是劣势,站远一点儿还好,站的近的话,他得抬着头,才能看到大人们的脸。

  时间久了,李孟羲觉得这么长年累月的下来,脖子要得颈椎病了。

  数了一遍四十个人数目对,“好了,诸位便是某选出的兵。日后便以诸位为始,习练阵略,等诸位熟悉阵略之后,我便向玄德公举荐诸位为十夫长,练训全军。”

  “诸位出去就是当军官的,可得用心。”

  李孟羲一把甜枣撒出去了,这选中的四十人,皆面露喜色。

  就在新兵们欢喜不已之时,李孟羲在想该如何展开最开始的训练。

  直到事情临近,李孟羲才突然发现,虽然前世经历过好多次军训,自以为也懂训练,但贸然要去训练别人,并无多少头绪。

  场地也不行。

  民夫营挤的都是人,都没个下脚的地方。

  而且一会儿天黑了,得布置场地。

  李孟羲先把人带走,到处找地儿,在营寨边上,找到了一块还算平坦的地。

  然后又叫来鲁犁,鲁犁他们木匠营这段时间做的插火把的架子,可算又派上用场了。

  木匠们依照李孟羲的吩咐,在空地上,方棱四正的钉了一圈插着火把的木桩,把中间围起来一块正方形的空地。

  李孟羲瞅着火把柱,他也不知道,一会儿天黑,火把的光能照亮场地不。

  很早之前,当知道火把往营寨一圈一插有稳定军心和防止炸营的作用之后,李孟羲就特意下令,把松木都留着,专门用于火把柱用。

  鲁犁他们把劈好的细松木条,一根根插在火把架上。

  不一会儿,忙碌完了。

  天未黑,暂时不用点火。

  场地布置好了,李孟羲准备开始练兵。

  在李孟羲布置火把架时,那四十个叫过来的青壮坐了一地。

  李孟羲过来了,看见他来,比较有眼色的青壮连忙站了起来,而其他人看见有人站起,稀稀拉拉的陆续起身。

  来到民夫们面前,目光扫过站的乱七八糟的众人。第一步,该下达怎样的口令来着,李孟羲眉头微皱。

  对了,训练之初,要做的不是下达口令,而是教授口令,教会士兵们口令的含义,并说明口令下达后,该做出如何反应。

  想明白该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