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制之兵,不可以败(下)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底百夫长狗子和和气气的拉人,和其他百夫长板着脸拉人,两者的区别有多大,而又会产生怎样的实际效果呢?

  不妨可以极限假设一下。

  极限情况是——黄巾降卒今日刚加入义军队伍,然后第二天就遇到战事,战兵营需要立刻上阵。

  因为是新加入,黄巾降兵和队伍还未磨合,并且降兵还缺乏集体感。

  那么,因为狗子招兵的时候,态度很好,黄巾降兵愿意到其手下听命,虽还未开始相处,但百夫长狗子和黄巾降兵关系较为融恰。

  将有五德,智,信,仁,勇,言,狗子所行之事,将之仁也。

  因狗子能服众,纵然没有磨合,纵然今日招募降兵,纵然明日就是大战,但到了战场上,若狗子危难,黄巾降兵会因为觉得狗子人不错,会主动把敌军刺来的枪给拨开,亦或是狗子被人戳倒了,黄巾降兵会扶他一把,因为主动扶了一把,狗子能活下来。

  而其他各百夫长,一夜扩军,半数人都是黄巾降兵,其他百夫长招兵时板着脸,被其招募的黄巾降兵,与之并无交情,哪里会伸手扶一下?

  因为没有扶,所以,其他百夫长于是就挂了。

  人和人的差别,就在这种细微的地方体现出来的。

  若当真今日扩军,明日就遇强敌,毫无疑问,狗子那一部步卒是最能战的人。

  士可为知己者死,如此而已。

  “此可为永例也。”李孟羲目光炯炯,小声嘀咕了一句。

  一旁,关羽闻言笑问,“何事可为永例?”

  于是,李孟羲就跟关羽商量了一下,降兵从招兵到入营这一段,或许有操作空间。

  首先,是招兵。

  是主将亲自招兵,还是下面的百夫长,还是再下面的什长伍长,到底谁下场招兵为好?

  主将下场是不合适的,一军主将要忙的事太多了,一个一个挑选兵员,耗时太长。

  所以,应该是下面百夫长,最好还是各个什长伍长自己挑。

  谁挑中了人,就领到自己那一什去,这不就多了一点交情吗?

  招兵的人员确定了,由什长伍长这两个低级军官挑兵最为合适。

  然后,挑选兵员的方式又该是怎样的?是什长们板着个脸挑,还是像狗子那样,用十二分热情,让降兵们感到如回家一般的温暖呢?

  当然是狗子的挑兵方法更好。

  或许还有更好的方法。

  乡勇们挤在一起站着,跟待售的萝卜一样,呆呆地等人家去挑,宛若插标卖首般可怜。

  而李孟羲突发奇想,是否可以换一下,让降兵自己挑选去哪个营呢?

  其一,降兵肯定都有自己熟悉的人,可以和熟人一起,自己决定去哪个营。

  小朋友去幼儿园还想和玩伴一起呢,投身军伍,死生相伴,有个同乡之人同为一伍,岂不能安心很多?

  而要是让乡勇挑人吧,谁会好心问黄巾降兵有没有亲戚啥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