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二章 甲胄部件——顿项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忍不住笑了,弟弟也不知道为什么哥哥突然笑了,但是没必要跟弟弟解释:“其实我是在糊弄你。”没有必要这样解释。

  所以刘备关羽笑李孟羲,李孟羲摸不着头脑。

  刘备之前不知张辽,今日被关羽随口一说,才知张辽之名。

  关羽虽夸张辽勇武,但刘备从关羽的话语和神情之中,猜到了实情,那就是张辽确实勇武,却不及二弟之勇。

  刘备一句没问,却能听出言外之意,李孟羲无此本事。

  其中微妙,只有靠李孟羲自己慢慢体悟了。

  ——

  关羽摘下头上绿帻巾,拿起铁胄试着要往头上戴。

  关羽一戴,很尴尬,根本戴不进去。

  “羲儿,你这铁胄,太小了。”关羽把铁胄还给了李孟羲,“你是给自个编的吗?估摸也就能你自己能戴上。”关羽笑着说。

  铁胄没问题,甲片压的很密实,因为小巧,看着更显精致,可实在是太小了。

  “不是给我自己编的,是给砖头编的。我自己编,看不出是否合适,给砖头编,合适与否,我便能一看而知。”李孟羲解释铁胄编的这么小的原因。

  其实先给砖头做甲,除了方便看效果这个原因在,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护砖头,给砖头编一身合适他穿的甲,就多了一层保障。

  兵荒马乱的,小心无错。

  李孟羲把头盔算是边摸索边熟练,给编好了。

  八月十六日,李孟羲开始做顿项。

  上午编顿项,李孟羲下午还是在做顿项。

  头盔好做,甲或许也好做,然而若一套甲把盔和甲连接起来,非常有难度。所以,一般盔和甲相分离。

  但是,这样以来,颈部防护就有漏洞了。脆弱的颈部,是人体要害之一,却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

  汉朝甲匠想到的办法,是在扎甲肩膀和前后胸一圈缀了一如盆状倒扣的甲裙,甲裙就像是高耸起来的领子一样,可以把甲和头盔都无法防护住的脆弱颈部保护起来。

  因为甲上缀着盆状的领子,所以这一类甲,被称为盆领甲。

  盆领甲确实能够很好的防御对颈部的攻击,但因为维修不便等种种原因,盆领甲在汉朝之后,被慢慢淘汰。

  颈部的防御是甲胄的防御薄弱处,汉之后,顿项取代了盆领。

  现在李孟羲就在为顿项发愁。

  汉代盆领甲把对颈部的防御,交给了铠甲来完成,让铠甲高起的领子,来防护颈部。

  而顿项,则与盆领甲相反,顿项是从头盔延伸下来的一部分来保护颈部,这跟盆领甲有本质区别。

  铁胄已经编好了,李孟羲开始编顿项的时候,想的是用编甲裙的方法,把甲片顺着编下来,然后头盔一戴上,甲裙就像面纱一样垂下来,刚好挡住喉咙。

  可编了一半李孟羲发现了问题,甲片不同于布料,甲片一点柔软度没有。

  编了长长的甲裙,铁胄往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