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不愿认人当爹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有人都觉得,觉得可以轻贱自己的尊严,但是,真当有人大言不惭说给一万块钱,拿一万块钱拍你脸上,说叫声爹,这钱是你的。

  虽然,网上各种调侃,说会叫到他破产,但现实真的遇到此事,李孟羲敢保证百分之九十七的人,会一拳飞到此人狗头上,不把此人打成傻逼才算。

  问这种问题,本身就是很过分的冒犯,不关钱的多少。

  就像去问一个功勋累累的抗战老兵,问要是给你十万大洋,你出卖同胞不。

  但凡这老兵还拿的动刀,一刀劈了狗日的。

  什么意思,你这叫问问题?你这叫假设?你什么意思,你是怀疑老兵的信仰与忠贞,怎么,在你记者眼里,我戎马一生,尸山血海里爬过,在你记者眼里,你看我像是十万大洋可以低头的人是不?

  这不见贬低,什么叫贬低。

  但凡不是傻逼,决计不会问这种傻逼问题。

  故,为何,现实中没有一个富豪敢在网上说,当面叫声爹给一百万呢。

  但凡能挣到大钱,都是聪明人,聪明人都知道考虑社会影响,不会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影响倒是其次,但凡有人,真当面对人说,喊声爹给一万块钱这种事,这样的人,死掉的可能性太大了。

  打破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社会等级,现代社会得以建立,人人平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人享有一样的人格尊严。

  膝盖一旦直起,便弯不下去了。

  老子所言,人人如龙的时代,人人昂头挺胸的时代,便是李孟羲来时的那个时代。

  正因为些许傲骨,李孟羲打心底排斥认人当爹,因此,干净利落的拒绝了刘备的好心。

  或许,冲动了一点。

  若当时应下,能多很多保障。

  已经过去了便过去了。

  李孟羲尚不知道,正因为拒绝了当刘备义子,反而,因此少了很多掣肘。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要享受为人义子的优势和便利,同时必会受到为人义子所带来的不便。

  古代讲究长幼尊卑,长辈说话,小辈都没插嘴的份。

  若是有一天,刘玄德出了个馊主意,李孟羲有心提醒,要不是义子还好,还能跟刘备吵几句。

  要是义子,别说吵了,稍微犟一下,在汉末的社会风气下,就被认为是目无尊长不守礼法,心怀反心。

  对李孟羲而言,不需要义子的身份所增添的些许助力,反而,会是枷锁。

  想通了一切之后,李孟羲便把此事放下了。

  兄弟两个躺在粮车上,粮车被人拉着,在路况堪忧的土路上晃晃荡荡的前行,车子晃动起来,像是摇篮,很舒服。

  “小弟,那个大耳朵的叔叔,想当咱们义父,你愿不愿意认?”李孟羲扭头和同样躺在粮车上的幼弟说着。

  弟弟一个骨碌翻了个身,李孟羲怕弟弟摔下去,赶忙抓着弟弟。

  “哥哥,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