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观冲突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说李孟羲杖责刁妇的之后的一会儿会儿,刘备不知何故,着急忙慌的来了。

  刘备可能是在杀鸡,用热水烫鸡毛,手上还沾着鸡毛就来了。

  是这样,刘备怕李孟羲一个人在这儿照应,万一出了事怕李孟羲镇不住,因此特意交代了一名亲兵,刘备让亲兵盯着点,有点啥事,就赶紧去叫他。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亲兵很称职,就盯着李孟羲,寸步不离,李孟羲往哪溜达,亲兵也跟着。

  因此,当李孟羲招呼人抓住那农妇狠揍一顿,这亲兵便立刻想起刘备的话了。

  然后忙就跑回庄园,去找刘玄德。

  刘玄德因此,匆匆过来。

  当刘备看到道中巡视的李孟羲,他拉住李孟羲到了边上人少的地儿问,“羲儿,方才你有打人?”刘备问。

  刘备的意思显然不是责怪李孟羲仗势欺人,李孟羲不至如此下作。

  刘备的意思是,想问李孟羲何事惩戒于人。

  李孟羲便把那尖酸刻薄的娘,不让她家女儿吃饭苛责女儿的事,一一道来。

  李孟羲说着,有些生气,“你想啊,玄德公,咱拿出来那么多粮食,就是不让人有人饿死,可明明按人头分了粥,因为那刁妇苛责他闺女,然后那女孩儿饿死了。

  旁人一看,不明真相,以为投了我义军,是我等把人饿死了,白白让我军背负骂名,简直,岂有此理!”

  刘备听完李孟羲的话,沉默良久,“唉!”刘备最后只能叹气一声。

  刘备和李孟羲三观相冲突的第一个点出现了。

  在汉代,尊卑大于天的时代,孩子更像是父母的附属品,一点人格尊严都没有。

  父母打骂孩子,是天经地义,父母苛责孩子,依然好多人觉得天经地义,至于说,虐待孩子,不给孩子饭吃,想把孩子活活饿死,旁人觉得不对,但只是觉得不对而已。

  但反过来,在汉代子女不说虐待父母了,哪怕是摊上个不是东西的父母,说句批评的话,说不定就被不是东西的父母扭送官府去了。

  然后官府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把人砍了。

  而若是父母把孩子饿死,扔了,打残废了,还是卖了,没人管。

  刘备他一个古人,三观同样是古人三观,因此,听李孟羲说那刁妇不给女孩儿粥喝,李孟羲便把人打了一顿,刘备不知该怎么说的好,因此徒叹气。

  只有一点,李孟羲可能做的对,也像是做的对。

  刘备能对李孟羲所说的大汉将亡的话尚且深信不疑,到了这,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这里,却反而不敢质疑虚无缥缈却无处不在的封建时代的道德枷锁。

  当人爹娘的,要是天灾人祸,实在没办法,家里娃娃饿死,倒还情有可原,现在,明明按人头给分了粥,当娘的,去抢孩子的粥,不让喝,岂有此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