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八章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顿饭少一顿饭反应在战场上,多了一顿饭士卒体力更旺盛,更耐久战,少了一顿饭则不耐久战,胜负之机或便在此。

  因为处理尸体的工具不足,结果士兵们不得不直面可怖的尸体,于是士卒士气大受影响吃不好饭晚上还连宿噩梦,结果导致士气下降战力也下降,结果导致整体颓势,进而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孟羲想到了,慑敌之法,制用五感之法,于处理死尸一事,士卒被尸体影响,影响途径来自五福

  眼见死尸横陈断肢狼藉,目为之慑;闻见恶劣腐臭气味,嗅觉为之慑;触及到腐尸恶心的触感,触觉为之慑;听到蚊蝇绕着死尸嗡嗡乱响,听觉为之慑。独一个味觉,在此无有影响。

  减少尸体对精神影响的方法有了。

  于视觉,用裹尸袋或者裹尸布把尸体裹起来,使不能见尸首狼藉,视觉冲击力了许多,士卒受的影响也,清理战场时,及时把尸体埋下,不使死尸堆积,不使士卒生出震撼心惊的情绪波动,士卒心理受到的影响能更一些。

  于嗅觉,巨鹿军常备有活性炭口罩这一项物资,处理尸体时带上口罩,能大大降低恶劣味道的对士气的影响。

  于听觉,死尸遍地的战场上必然蝇虫横飞,可用石灰反制。

  于触觉,再勇敢的人拿手碰了软乎乎凉哇哇的死尸都得心里直发毛,所以,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

  李孟羲如今称得上能把知识活学活用了,他曾自行系统性的总结出了慑敌之法的门类,自此后,所有有关士气、心理、感知之类的问题都有了参考门径。

  自五感感知出发,李孟羲轻而易举的全面解决了处理尸体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因素。

  整个处理系统中,裹尸布好解决,用破布,乃至缴获的敌军衣物。乃至草席,有太多的遮挡放大了,甚至于,巨鹿军想遮掩尸体比别的军队更容易,巨鹿军手里有独有的造纸技术,行军作战时做成千上百个装尸体的纸袋带着,纸袋轻盈又方便,占不了太多负重,也占不太多运力,一辆车足以运载几百上千个袋子,足以清扫战场之用了。

  处理策略上,避免尸体大量堆积,及时掩埋这一点,执行起来也不难。

  到【避免直接接触】这一点,这不仅是防疫需要,还是降低心理影响的需要,可在观察发现,依本有的工具想在无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高效处理尸体,很难。

  就拿护城壕沟这个位置来讲,壕沟又深又陡,若不下到沟去,很难把尸体挪出来,下到沟里,必然要与尸体近距离接触。而站在壕沟边上想借助工具把尸体捞上去,结果也看到了,长戈使着笨拙,且会把尸体钩的支离破碎场面恐怖至极,对视觉和心理冲击极大。

  军中本有的工具在处理尸体上效率不高且不好用,最简单的方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