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1章 汉祚之亡_匈奴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将迎来变局,这是有识之士,心里明了的。

  刘渊得到的,自然是最接近事实的版本。

  此时宣室殿中,多为汉臣,李儒、贾诩、蔡邕、崔烈、种邵、卫凯、法衍、郗虑等三省官员,皆在座。

  蔡邕、崔烈几人,神情之间似五味杂陈,表情很复杂,尤其是种邵。刘渊无意地瞥了其一眼,心中冷哼一声,这种邵,降夏多年,还偶尔表露出对大汉的同情。以往刘渊是不在意的,可如今,心思开始慢慢变化了,面对这等心系“前朝”的人,他开始有清理的想法了。

  “这刘协,多少岁?”看殿上诸臣反应,刘渊左右张望几眼问道。

  “回陛下,怀帝生于灵帝光和四年,至陛下乾德四年,年十八!”刘渊的“宠臣”郗虑此时主动禀道。

  刘协的后事,袁绍已经处理完毕,谥号怀。

  “与朕三位皇子年岁倒是相仿!”刘渊再叹:“只可惜,生不逢时啊!”

  见刘渊这对已故汉帝流露出的些许赞叹,诸臣都不作话,这实际上是有些无聊而作叹。

  “刘协既死,大汉无主,诸位爱卿觉得,接下来袁绍会怎么办?”刘渊终于提到正题。

  说到此事,观诸臣表情,看起来都有想法。

  纳言李儒抚须道:“怀帝有诸幼子,或扶持其一为儿皇帝,继续摄政;或直接称帝,代汉!”

  “文优觉得,袁绍会作何选择?”刘渊淡淡一笑。

  “不论袁绍如何选择,经此一变,大汉之国祚必然消亡,被袁氏取代是迟早之事!以臣料,邺城那边,不久便有消息传来,陛下只需安等便可!”李儒应道。

  “汉祚亡了!”刘渊表情平淡低语道:“从朕当年入长安始,就已经亡了!”

  在长安上下,准备欢庆上元时,在新岁到来之际,邺都正在恭贺新帝登基。袁绍回邺,将都城上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最后忠于大汉的力量,几乎全数被毁灭。

  其后,袁绍否决诸赵臣篡汉称帝的建议,立怀帝刘协幼子刘冯为皇帝,晋位赵王,秉政天下。

  在大多数人觉得河北风波将止,邺城局势将复归平稳之时,波澜再起。

  一众臣子联名上奏,请袁绍登基称帝。与之前的不同者,此次为汉帝主动禅让。就那不满四岁的刘冯,也被教会亲请禅位赵王袁绍。

  此次,袁绍的态度暧昧。一辞,再辞,三辞!

  其后,袁绍难拂众意,很是“无奈”地接受禅让。

  袁术,在皇宫中喂了数年的马,邺都之乱时逃了出去。袁绍归邺,赦免其罪。这这场禅让劝进风波中,他代表着袁氏宗族,出了大力。

  汉建宁六年正月,在刘冯登基不足十日后,便“主动”禅让于赵王袁绍。

  袁绍于邺宫大殿登基称帝,建大赵帝国,改元建武。

  大汉正统,自此宣告灭亡。

  邺宫大殿之上,一片庄严肃穆,百官着崭新朝服静立,袁绍身着他渴求多年的华丽帝袍,登顶御阶。

  听着大殿内外,山呼陛下之声,袁绍心情极其振奋。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