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章 谁占谁便宜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谁占谁便宜

  常风跟手下弟兄仔细核对了账目与金银数量。

  核对无误,为防万家三兄弟有所隐瞒。他又跟徐胖子他们用了一天时间,查了八藏。

  最终只在万府的房檐瓦当上又查出了三百多两银子。

  这三百两银子并不是万通有意隐瞒。纯粹是忘了而已。

  整理好账目,将财物全部贴上封条,常风和徐胖子回到了锦衣卫复命。

  朱骥仔细的看了账册。当看到折色四十二万两这个总数时,他也吃了一惊:“万家人真是能捞啊。”

  常风默不作声。他知道朱骥不喜欢下属乱插嘴。

  朱骥合起账册:“自今日起,锦衣卫立一条新规矩。抄家所得,二十取一收进卫内私库。”

  这倒不是朱骥起了贪念。

  锦衣卫员额八千,在两京一十三省,无员额的耳目却有整整三万。

  这些耳目,朝廷是不发饷银的。他们总不能白干。

  收买鞑靼、瓦剌、女真、安南细作,搜集敌方情报,需要花钱。

  袍泽立功要给赏钱,受伤要给汤药钱。

  外出办秘密差事时,吃喝拉撒睡、行住坐卧走都需要花钱。

  因为是秘密差事,又不能列出清单找户部核销。

  用后世的话说,锦衣卫有很大一部分单位支出是没有财政拨款的。

  这倒不是明代特务机构特有的状况。

  后世的CIA,世界上十处着火,九处是它放的,剩下一处不是它放的,但它会往火上泼油。

  CIA的资金,也不是单靠拨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CIA甚至干出过贩卖白货筹集资金的腌臜事。

  总之,锦衣卫打洪武朝起就一直有私库存在。

  万通管锦衣卫时,私库收入往往是敲诈官员、富户所得。

  朱骥是个有底线的人,不屑于搞敲诈勒索。只能把主意打到了抄家所得赃银上。

  二十取一并不过分。又不是为了满足私欲,是为了公事。

  常风拱手:“是。牢记指挥使钧令,二十取一。”

  朱骥又吩咐道:“万通这人真是可笑。聚敛的粮食、胡椒、苏木,竟然借用户部仓场存放。”

  “也省得咱们跟户部交接了。”

  “对了,抄出的宝石、东珠、兽皮、首饰、古玩字画等杂项,全部交到内承运库去,献给皇上。”

  翌日天蒙蒙亮,常风先让手下把两万两现银运回了锦衣卫私库。又派人去跟户部、内官监约好,在万府交接财物。

  因四十万两的折色,数目太过庞大,户部尚书李敏亲自来了。

  李敏是贤臣,去年他高升户部正堂,多亏怀恩的举荐。

  李敏见到常风后,竟不顾礼仪,双手握住了常风的手:“常千户,你帮户部解决了个大难题!”

  每逢新皇帝登基,总要普免天下钱粮收买人心,已成定例。

  弘治帝也要搞普免钱粮。户部正愁帑藏空虚,普免钱粮没有底气呢。

  没想到凭空多了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