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4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_南宋异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雄厚的底蕴,现在更出现了超乎她预料之外的兵力。

  如果是四大世家联手造反,他们关照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唐家留守京城的军队。

  唐诗没有忘记当初四大世家协助唐家造反时,为何青萍山附近几支精锐都按兵不动,坐视青萍宫火起。

  四大世家早在军中安插了人手,已经暴露出来的,因功仍居高职要职,还未暴露出来的,尚不知有多少。

  唐诗料定,只要她敢出现在军营,就一定是自投罗网。

  京都已不在掌控了,可这并不是最紧要的,唐家有自己的封地,父亲还有大军在外边,四大家族动用的兵力,只能在今夜造成一场猝袭,只要唐家大军回返,旦夕可定。

  可既然如此,四大世家为什么敢反?

  唐诗不知道摄政王木下小次郎还活着,但她不相信四大世家如此幼稚。

  他们既然敢反,一定还有后招,足以对付父亲正征战南方的数十万大军的办法。

  所以,唐诗果断放弃了前去控制军营,收复京都的想法,一出城,她就命蔡小菜赶回封地。

  其实,她已想到四大世家既然反了,必有手段针对唐家的封地,但若是示警及时,总还有一线生机不是?

  当然,起决定作用的,必然是父亲手中的几十万大军。

  所以,唐诗自己则直奔南方,她要千里走单骑,前去寻找父亲。

  这个年代通讯不便,京都这边发动叛乱,就算在父亲那边也有敌人的安排,他们也不可能及时获得京都的情报,即时做出反应。

  如果自己走得快,说不定可以抢在四大世家派出联络内应的信使之前赶到父亲身边,那样的话,就事有可为!趁乱逃出城的人很多,四大世家的人在意的是迅速控制京都,所以对于逃走者管控并不严,夜色中,道路上,行人络绎于途。

  不过,唐诗有快马,驰行不过小半个时辰,道路上几乎就不见人影了,唐诗也放慢了马速。

  此去南方,道路绵长,马力不能持久,她虽心急如焚,也得注意让马力得到休息。

  此时,宋词也在逃亡。

  趁着焰火腾空,喊杀声至,唐诗和蔡小菜一怔之机,宋词立即抢得这唯一的机会,进行了反击。

  大饼掷向了唐诗,烧鸡隔开了小菜,虽然只是一刹那,宋词已经向前一窜,一个饿狗扑食,冲进了湖水。

  蔡小菜只在他肩上补了一刀,因为宋词正向前冲,伤的不深。

  二女急于弄清京都发生了何事,况且夜色深重,一旦追进水里,很难说不会受他暗算,所以二女只好放弃,宋词这才逃得一命。

  宋词逃到街上,但见一队队兵马倏忽来去,哭叫声、喊杀声四起。

  宋词东躲西藏,最后在一户人家门口遇到个急于逃出城去的小老板。

  那掌柜的牵了头骡子过来,系到门口柱上,再回去拖车子出来时,骡子已经被宋词骑了,趁着兵荒马乱,逃出城去。

  这一路逃亡,宋词骡背上没有鞍鞯,颠得屁股生疼,眼见是脱离危险了,宋词才放慢了速度,长吁了一口大气。

  他肩上有伤,浑身湿透,饥肠辘辘。

  想想自东返瀛州以后种种,饶是一向不信什么命运的他,也不禁怀疑起自己是不是犯了太岁。

  回去吧,本来最熟悉的地方是蓬莱,可那儿不能去,那个大人物还在位,一旦发现自己,必然灭口,可这东方太乱了,风险不比在蓬莱小,要么……就去方壶讨生活?

  凭着白素与教廷的关系,没准儿我能弄个教士当当?

  宋词刚想到这儿,后边一阵马蹄声响,宋词如惊弓之鸟,急忙回头,警惕地望去,虽在月色之下,可那人……实在是想认不出都不行,可不就是不久前刚被他用一张葱油饼糊住了脸的那位姑娘?

  宋词绝望了,这劫难,还不曾停止?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