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额助农贷款,倭商到来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脸皮请大人给解决。”

  “是有关田地的事情吧?”郭大靖淡淡笑着,说道:“郭某听说了一些,你再详细讲来。”

  对于工匠们的实际困难,郭大靖愿意在不太过分的情况下予以帮助,以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在郭大靖的心目中,工匠们都属于技术人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潜力很大,日后还要多多倚仗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

  而且,郭大靖愿意倾听包括工匠在内的广大军民的意见和建议。

  金州的建设采取了很多新模式,实施了很多新政策。这有别于以前军户制的粗放管理,肯定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调整,才是最好的办法。

  就目前的金州来说,能够管理政务的官员太少了,很多都是矬子拔大个,勉强胜任,甚至是赶鸭子上架。

  没办法,能够识文断字、能写会算的人太少,缺乏实际从政经验的人也太少,也只能边干边学。

  正因为如此,在政策的执行中出现偏差也不可避免。

  况且,人都是有私心的,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也是有的。

  陈继盛在听到了很多反映后,也开始解决这些问题,并对郭大靖率先倡导实施的教育补习的办法大加赞许,着力推广。

  这才是大半个金州,以后收复的失地更多,政务工作更繁杂。

  在金州这个实验地培养政务人才,增加他们的经验,提高他们的能力,也是为将来作准备。

  听完了赵师傅的讲述,郭大靖很爽快地答应过问,并帮助解决。

  对于郭大靖来说,解决这件事情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却很困难。

  这也是大明社会的一个缩影,百姓的声音要传到朝堂,要得到重视,得到解决,何其难也!

  幸好,出身于各村镇的军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反映问题的主力,以及监督的耳目。

  当然,这样的模式无法被朝廷学习,朝廷只能依靠各层官员才能获知地方的情况。

  赵师傅走后,郭大靖拿出本本,提笔在上面修改和增删着自己的工作计划。

  燧发枪的改造还在紧张忙碌地进行,随着人力集中,以及工匠们熟练程度的增加,速度已经提高很多,让郭大靖感到满意。

  而尽管制造出了工具钢,可以制造钻头、镗刀等工具,郭大靖也没把制造线膛枪放在首位。

  在空间内,拉出带膛线的枪管,对郭大靖来说并不是难事。但线膛枪和所用的子弹要配套,才能发挥威力。

  现在使用的铅弹,基本上都是火枪兵自己用模具和铅来自己制造。

  而要另外生产线膛枪所用的米尼弹的话,就得再建个工坊,不仅需要很多的人手,在时间上,也难以保证在今年秋季制造出足量的子弹。

  所以,郭大靖决定先以最易行的方式提高火枪射速,也就是采取定装纸壳弹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