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九章 倭商,玉米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小桶过来,手上还领着个吃着手指的小女孩。

  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张膀又打上一桶水,给妇女的小桶装满。妇女连声称谢,拎着水领着小丫头,蹒跚着离去。

  “孤儿寡妇的。”张大爷摇着头叹气,“啥活儿都得自己干,日子难过啊!”

  停顿了一下,他又感慨道:“好在逃出来了,要不这个冬天怕是过不去。”

  说完,张大爷和张膀打了个招呼,拎着水走了。

  是啊,好在逃出来了,能喝上粥的日子,就已经是以前想不到的日子。

  张膀把水送回家,收拾了一下,便出门和约好的同伴向造船厂走去。

  “听说隔几天就会发一次鱼。”同伴张小栓伸手指了指远处的老村子,说道:“岛上的老住户说的。”

  “那敢情好啊!”张膀咧嘴笑着,“刚下船的时候,着实被那条大鱼的骨架给吓着了。那么大,光肉就能有几千斤吧?”

  张小栓呵呵一笑,说道:“我问过老住户,那条鱼有两万多斤,除去骨头和油,也有万八千斤的肉。而且,听说那肉吃起来鲜嫩,象小牛肉。”

  说着,张小栓舔了舔嘴唇,用力地咽了口唾沫。

  张膀也觉得口中生津,嘿嘿笑了两声。

  “等到再招兵的时候,我要报名。”张小栓看着张膀,说道:“你呢,想不想给家里挣钱粮,让他们多吃几顿饱饭。”

  张膀有些犹豫,说道:“我倒不怕死,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家里怎么办?”

  张小栓说道:“有抚恤银啊,还答应照顾烈士的家属,不使他们挨饿受冻呢!”

  张膀沉默下来,还是迟疑不决。答应得好好的,可能保证将来没有变动?心里不托底呀!

  ………………..

  捕捞产量有明显增长啊,看来拖网技术正在被渔民们逐渐掌握并日益熟练。

  而得益于皮岛本部派来支援的工匠,广鹿岛造船厂一个月能下水五艘长九米、载重3-4吨,船头两侧装饰有“亮眼木龙”的渔船。

  这种渔船是宋朝后期出现的船型,在舟山一带比较多。因为船并不是很大,多在浅海近岸进行作业。

  浅海沿岸也能让郭大靖满意,只要船够多,捕捞量就能不断增长,向着支柱产业的目标不断接近。

  而随着工匠熟练度和造船技术的提高,造船厂开始进行更大渔船的尝试。

  这种渔船船身长达十几米,载重量能达到五至十吨。在沈家门、奉化栖凤、象山东门和镇海等地,时有出现。

  而在当时的黄海,海洋环境十分良好,在长山列岛有海狗、海狮分布。由于青鱼增殖,鲸鱼在黄海北部成群活动。

  长山群岛周边,除了海洋岛渔场,还有鸭绿江口渔场、辽东湾渔场等丰产之地,都可以进行精深地开发。

  渔民,或者说从事捕捞的人口越来越多,鱼类等海产的产量越来越高,意味着粮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