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敢来寡人这里大言不惭!_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力气。

  劳力的农、工、商,都是从事生产技术,这些都是卖力气的,是人。

  劳心的士大夫,是整参悟治国之术的,是君子。

  人和君子各有各的职责,这是经地义的事情。

  不等李倓什么,崔皓又道:“荀子在《富国》中还提到: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下之通义也。”

  这话的意思就更明显了:年轻的侍奉年长的,卑贱的侍奉高贵的,无能的人侍奉有才能的,经地义。

  在荀子来看,贵族、官员,担负着更重要的角色,所以他们所获得的享受,要按照他们德行和能力来制定。

  至于与普通百姓相比,贵族和官员的德行和能力更高,名声更高,所获得的东西和享受当然就更多。

  所以又:才德愈高,则爵愈尊,禄愈厚。

  “敢问大王对此如何看呢?”

  “如何看,荀子不是早就过了吗?”李倓呵呵笑道。

  “哦?”

  “荀子不是,道体常而尽变么?”李倓直勾勾地看着崔皓,“荀子不是惟齐非齐,斩而齐,枉而顺,下同一!”

  听了李倓的话,崔皓却是突然大笑起来:“大王竟还知晓惟齐非齐,既然如此,大王更应该清楚,这地之间,人是分为三六九等的!”

  “寡人想,崔公对荀子的理解,实在是……”李倓沉吟了一下,道,“狗屁不通啊!”

  崔皓愣了一下,大脑转了好几转才反应过来,不等他话,一边的崔智急忙道:“崔公可是清河郡大儒!”

  “狗屁的大儒!”李倓毫不客气地呵斥道。

  “你……”

  “惟齐非齐是何意?”李倓质问道。

  “自然是……”

  “你是想,人生而有别,农工商生而为人,就只能做力气活,士则生而高贵,与众不同,就该享受一切荣誉和地位?”

  “此乃经地义也!”

  “荒谬!”李倓正面呵斥道,“汝等确定荀子的惟齐非齐只的是出生?”

  “这……”

  “圣人讲究的德于何在?”

  “自然在于士!”

  “那阁下是士还是非士?”

  “在下出身清河崔氏,博圣人之学,自然担当得起士!”

  李倓又问道:“那阁下何德何能?”

  “在下通读圣学……”

  “寡人是问阁下何德何能,有哪些德行,又有哪些才能?”

  “在下能写圣人之言,能悟治国之术。”

  “可有治理一方?可以安民保民?可有使百姓丰衣足食?”

  “这些不过是虚名……”

  “可曾有?”

  “在下教化一方?”

  “何人被你教化?”

  “自然是清河郡俊杰之士?”

  李倓却忽然大笑起来:“你方才还,君子以德,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

  不等崔皓话,李倓又道:“既然君子读书治国,人出卖力气,那阁下可有治国?”

  “教化才俊不算治国?”

  “何为治国?”李倓音量立刻提高,“汝教化才俊,当今清官能吏,有几人是汝之门生?”

  “这……”

  “既无能吏门生,在乡里空言三两语,又来寡人这里背几句荀子,就敢妄议通晓治国之术?”

  崔智站出来准备愤怒地呵斥这位不知高地厚的建宁郡王,岂料李倓不给他话的岂会,继续着。

  应该是怒斥道:“让寡人告诉你何为治国!使民间丰衣足食是为治国,使耕者有其田,是为治国!”

  “尔等宵丑,读了两句圣人之言,就敢来寡人这里大言不惭!”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