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8章 示敌以强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否则,以中国海军的那一点家底,真不够人家一锅煮的。以中国航空兵惨胜之余力,只要日舰决意继续去闯,渤海湾内几无对手。若是如此,则是中国的灾难,幸好这只是假设。

  这也是张汉卿决意要带着廖雅权去海军基地的原因。通过她的口,示敌以强。其实经过上一阶段的惨烈大战,渤海舰队海军航空兵的两个鱼|雷轰炸机大队已去其一,而新的飞机尚与新的飞行员磨合之中,一时半会之间很难形成战斗力。

  所以张汉卿与郭松龄等人施下了瞒天过海之计,让仅存的那个大队鱼贯驾机飞过基地,但在飞行一段距离后前机再度折回,仅按事先预定的方案变换阵形。离得那么远,廖雅权也无暇细看----再说即使细看也未必看出些什么,因而就得出旅顺港内有大量机群的结论。

  再加上张汉卿口中潜伏的潜艇以及岸炮,使联合舰队确定中国海军是要凭借这些和日舰抗衡。所以,谷口尚真大将决定,既然无法解决中国孱弱的海军,那就继续把它们封杀在港口内吧。

  几大港口,想来应该防守森严,但上万里的海疆,不可能每个地方都驻有重炮?那么,联合舰队出其不意地在各个濒海城市进行对岸攻击,四面开花,势必可以扰得中国鸡犬不宁。他们有限的重炮,也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跟着日舰走,一是远不如其机动,二是顾此失彼。

  于是,与陆军的厉兵秣马不同,中日两国海军是真正做到了“和平相处”:联合舰队避开人民军防守严密的渤海,继续游弋在中国广阔的万里海疆,耀武扬威地展现它的存在;中国海军则抓紧时间在战略要地构筑岸炮阵地,摆出一副欢迎来攻的姿态。

  可是空城计只能用一次,固根强体才是治本之源。短期内,造出大量军舰是不大可能的,放出造“大连”级军舰的消息只是为了提升士气,真正快速提升战斗力的方式只能是增加岸炮的数量。

  鉴于日军目前尚无大规模入侵中国大陆的准备,也无法在两地同时进行这样的大战----朝鲜战场已经成功地拖住日本陆军的主力,所以这也让张汉卿能够从容从各个军区调集重炮部队。

  通过密集的铁路网,两个重炮团火速调归渤海舰队岸防炮兵司令部指挥,由李德标任司令;一个重炮团加入长江舰队,由许克武组建长江舰队岸防炮兵司令部。这样,北方的大连、威海和青岛都放有一个重炮团、舟山和黄浦江边也各有一个重炮团,海防局势在中国海军高层看来得以好转。

  而且,中国飞机的生产原本在近几年都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势头。朝鲜战争暴发之后,生产线即进行了满负荷运转。短短两个月,就已经完成了计划中全年的产能。在哈尔滨水上飞机厂转而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