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1章 僵持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重要的军事价值,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海战就是在长山群岛东北部海域进行的,日军首先控制长山群岛,然后在庄河花园口登陆。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联合舰队就停泊在长山群岛附近,与俄国舰队作战,然后在辽宁沿海登陆。

  1931年至1941年,日军两次攻占长山群岛。在构筑黄海防卫线的反侵略战争中,长山群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上次渤海遭遇战后,长山群岛已经处于中国海军的控制之下。在简单地作了修整后,一支重炮团上岛,背后有移驻在旅顺湾内的渤海舰队主力以及来自大连的海军航空兵,严重威胁着日本海军在西朝鲜湾的活动。

  凭借这个重炮团,薄弱的渤海舰队可以随时骚扰落单的日舰或运输舰,而在大炮射程内无落败之虞。

  至于向京津纵深挺进,在大连失去后已经相当困难了,原因在于中国海军同样以庙岛群岛为防线,同样以重炮为依托,把从黄海进出渤海湾的水道防守得水泄不通。日本海军厉害是厉害,但军舰逼近与岸炮对抗,他们也不至于这样傻。

  庙岛群岛纵列于渤海与黄海交界处的渤海海峡,是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桥梁,黄海和渤海的咽喉,北京和天津的门户,由32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52平方公里。它属于丘陵地带,南部岛屿多,岸坡缓冲,北部岸陡水深,西部岛屿多为岩岸,东部岛屿多为砾石滩。

  上溯到清朝时这里本来就有利于构筑工事,以封锁渤海海峡。但是,旧中国岛上无防御设施,致使外敌随意进出渤海。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三次通过庙岛群岛,进出渤海,登陆塘沽;在日俄战争、日德战争期间,日军都以庙岛群岛为基地,进攻旅顺和龙口。

  张汉卿熟知它的重要性,关东州战役一结束,炮兵与炮舰便接防了这里。只要它的大炮能够轰鸣,没有一只军舰可以再度威胁渤海湾内的沿岸。由于两边是大连和威海,都有优势航空兵为辅,再加上可以方便地得到补给,张汉卿把它誉为“海上长城”。

  既是长城,当然以守为主,张汉卿不会傻到与日本海军拼力量。守住庙岛群岛,即立于不败之地;控制长山群岛,便能给日本海军以压力。

  ----要不马汉怎么会说:“一支未知的舰队,只要存在,即使是弱小的,对于敌方各种或多或少的公开利益来说,也是一个永恒的威胁。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到打击,而不得不限制自己的行动,直到这支舰队被摧毁或者制服为止”呢?

  还有为数不多、但仍然具有一定威胁的6个大队18艘潜艇已经入列,“空、潜、快”已具雏形,加上岸炮,这是开战三个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