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1章 热络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了。

  吴俊升、张宗昌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他们本就是大老粗,这些俗鄙不堪的粗话正合胃口。倒是荣源,家世渊源、阳春白雪似的人物,怎能听这种污段子,何况还有妻女在侧?他干笑两声,算是作了听众。

  恒香装作收拾物品,婉容则是涨红了脸,又想走开,又不好太过明显。

  见婉容脸红,“未来丈母娘”无措,张汉卿大感得意。历来荤段子只有女人在的地方才有乐趣,这已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东西,今天又一次证明了。

  他是故意的。不显露一下跋扈,又怎能体现出柔情?

  尽管气氛一时有些尴尬,但在大家一齐附和之下,这些不合谐很快就散去,重新展现出一种主雅客勤的欢快来。荣源在度过最初的尴尬后还来了句总结:“少帅这说得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啊。”

  张汉卿这次“拜会”皇后,更多地像是拉家常。吴俊升也是笑眯眯地看了一眼婉容,心里惊呼:“小六子的眼光毒得很呐。”

  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他呵呵着给婉容问个好,笑着说:“如今不是清朝那会了,不然,我吴大舌头还要给皇后娘娘磕头请安呢。”

  菪源、婉容、恒香一齐陪笑着说不敢,都说了不是清朝那会了么。

  几人谈兴正浓,吴俊升免不了要卖弄一下,他回忆起刚刚进步北京后面见溥仪时的场景:“我大前年进北京时,曾经专门到皇宫看了看,还和宣统皇帝叙了会话,那时就没想起来磕头。所以这会见了皇后,也就坦然多了。”

  他笑着说:“当时我还做了首诗。”

  本来诗词为雅事,特别是民国之际,有那么多人专美于前,等闲之人也就不轻易出手了,直到奉系出现两位天才诗人,对这一事物的兴趣,这才重新在奉系特别是高层之间有了市场。

  其一是张汉卿,他是另类。许多文学大家在研究他的诗词大作后不无震惊地认为“他是一个百年不世出的文学家与诗人”、“虽然文学作品数量不多,但几乎在诗词领域,却能给旧诗词带去一股回光返照式的光芒,也能在新诗领域开拓创新,独树一帜。”

  他的文学成就,让奉系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外界对它匪气、霸气与暴发户的评价,而成为“有灵气的胡子”、“有知识的军阀”。

  这是一个很难望其项背,更不谈比肩的高度。万幸的是,很快地又有一个民间诗人诞生于孔子故里。张宗昌,这位附庸风雅的奉系悍将,以一本诗集成名于奉系内,让但凡有一丝文学细胞的奉系文武都有了信心,这恐怕是张宗昌所想不到的。

  也正因为此,大家虽然觉得张宗昌的一系列言行极不符合他奉系要人的身份,却从来不排斥他继续盘踞于高层之内。要知道,和他同样残暴的汤玉麟已经伏首了,比他资格更老同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