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1章 徐树铮的宿命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无声秋塞月,一灯有味夜窗书”、“美人颜色千丝发,大将功名万马蹄”。

  那可是人家自己写的,不像张汉卿,你懂的。

  徐树铮的诗词,走的是豪迈一路。他是政治风云人物,有眼光,有见识,发为词章,不同凡响。

  也许是英雄惺惺相惜吧?对徐树铮要回来,不但段祺瑞劝他,连张汉卿都亲自打电报,要他继续“周游列国”,以“查清舆情,为中国制定外交方略提供参考”。

  这是好心。对段祺瑞,因为尽管迫切需要徐树铮为自己出谋划策,还是担心他有危险。徐树铮平时嚣张跋扈就算了,那时皖系还在台上。现在虎落平阳自己都应付不暇,他得罪的人难保不会对其下狠手。

  张汉卿不想让他回来,是不想这个跋扈的主来北京搅和。段祺瑞就好好做他的傀儡执政好了,徐树铮一来,他难免会和国民军有上冲突,会影响和平安定的大局的。

  要说国民军在北京城里因缺饷闹得不亦乐乎,冯玉祥和孙岳不但不制止,还纵容乱兵的一些行为。正史上都说国民党军的军纪在民国时期是最好的,在张汉卿看来也稀松平常。如果是人民军,非枪毙一批人不可!

  来自后世的历史的张汉卿,非常清楚地知道等待徐树铮的是什么。虽然这一世因为他的原因,直奉战争一鼓而赢,比正史提前了两年,但仇恨不会随着时间的提前而有所收敛,因为他的对手是冯玉祥。

  由于当初徐树铮枪杀了冯玉祥的内姨父陆建章,另使冯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忍辱负重并远离政治中心,受尽各方军阀的白眼,“国恨家仇”使之与冯玉祥结下不可解之冤仇。现在冯玉祥虽然谈不上兵精粮足,但是对付手无寸铁的徐树铮还是小菜一碟。

  段祺瑞明知冯玉祥不会放过徐树铮,当然害怕自己的“灵魂”徐树铮自投虎穴。然而在年底时徐树铮仍到了北京,还举行了公开的觐见国家|元首的仪式----此时段祺瑞仍然是代理元首、临时执政。

  尽管已经无权无势了,徐树铮还是表达了他对段祺瑞的忠诚之心。所以将心比心,段祺瑞在之前一直纵容徐树铮的跋扈,也未尝没有这种情感在。

  不过徐树铮是因联络粤奉皖反直、促段祺瑞东山再起的活动失败而被迫出国的,如今不识时务,为了尽早融入以段、张为核心的政治中枢----当然其实有兵有钱的张作霖才是核心,段祺瑞只是陪衬,远非当初的段执政那么吃香了----他一回国就鼓吹北洋派大联合,统一权力于“国家统一委员会”。

  这些正中张作霖等人下怀,徐树铮为人嚣张了些,但要看他做的是啥事。当年他杀陆建章,老张没什么意见。但和杨宇霆损公肥私翘老张的墙角,这才有老张的冲天一怒。现在时过境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