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5章 长江上的炮击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进行了炮击。这既是一种武力的炫耀,也是对奉系打败直系后的一次试探:在人民党即将在事实上统一中国的大势下,他对英美国的态度究竟是如何?

  这个事一下子被放大,段祺瑞、孙逸仙等甚至包括下野的直系骨干都在看奉系如何做。

  不能讨回公道,人民军可以直接被定性为内战内行的穷兵黩武之辈;向英美施压,能不能有效果不说,张汉卿为首的一帮亲美派不说要和美国缔结友好关系的吗?他敢吗?

  碰到这个事,要是往届政|府,只能自叹流年不利。中国人和外国打交道,只有吃亏上当没有占便宜的份,从无例外。

  不少人都认为此时该忍,这年头列强在中国带来的侮辱已经够多了,个把条人命根本就不在话下。

  接到前线的报告,张汉卿心里的那根久未拨动的弦开始起了波澜。国家孱弱,于小民何?当年中国韬光养晦,仍然免不了有银河号事件、有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屈辱,这一幕与之何其之相同?

  他下令进行强烈的谴责,指出炮击南京“为万国公法、为文明国通例所严禁”,一方面紧急派人与航行在长江上的两国军舰交涉,一方面安排对所受损失进行评估和救援。

  说是交涉,也无非是表明立场,在南京城各沿江口岸竖起人民军的大旗。对于英美军舰如果扩大挑衅该怎么办,奉系内部没有一个明确的决心,很多人担心好不容易获得如此良好形势,不宜在此时节外生枝。

  因为多年来的强硬,奉系已经深深得罪了日本,如果英美再有不满,奉系的外部形势便很不妙。

  本来的局势是日本人挺奉,英美人挺直。经过张汉卿的乾坤大挪移,变成了日本人向直系伸橄榄枝,从吴佩孚的军事顾问都是日本现役军官可知。

  而美国对奉却逐渐友好,从直奉大战前对曹锟的总统之职不予置评到大战时的置身事外可知。

  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悲愤,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则极有可能在其后统一中国的步伐中得到列强的干涉。不用说英美直接介入,就是默认日本对华激进就大大不妙。

  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张汉卿决定忍,但不是无节制的忍,适当的声音要表达出来。他召见英国驻华总领事巴顿(非美国后来有名的巴顿将军),气势逼人地问:

  “人民军打过长江去行使护国救民的职责,南京发生的这起骚乱,正是无政|府状态下乱兵骚民的典型!不但各国侨民都有损失,我国居民亦深受其害。

  值此动乱之秋,英国政|府更要协助我军尽快打败割据力量,以行使中央权力,达到稳定的目的,我想这是双方政|府都想看到的。英国兵舰悍然炮击平民,是体现其勇敢的吗?!”

  他没有直接抗议英国军舰的暴行,只是用讽刺和

  请收藏:https://m.wan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